三國之我成了張角師弟

382(1/4)

    劉海喘息說:“還是聽我交代後事吧。我的家眷,勞煩君侯照看。我膝下有一子,雖人前賤之,實有過人之資……君侯若收在帳下,必能為你斬將奪旗,征伐敵國,此為一;其二,夏侯武律實為吾弟,自幼由我一手養大,性情偏激,吾此去,必令其智昏,從此上伐朝廷……他也是實在不像話,生為雍人,卻欲立汗庭,不甘人下。你可上表長月,請求長月派遣使者,告訴他我死去的實情,將毒害我的人交給他處置,盡量避免戰爭。雖然我是心疼自己的愛弟,有私心,卻也怕他給朝廷帶來戰禍,雖然他未必能戰勝朝廷,但他確實有一定的本領,令朝廷蒙受損失的。請君侯竭力而為吧。”

    健布眼中淚花浮現。

    他低下頭,在劉海耳邊說了句話。

    劉海歎息一聲,念叨說:“我知道了。胸不能容。政不能出。禍國者,必賢王。那君侯就將實情告訴繼任的國君,請求免於日後的株連吧。”

    秦台羞辱過秦林,把他的頭號嫡係劉海授首的消息寄在邸報上,明發出去,幾個月後,傳到了關外。

    章維一邊四處劫掠人口,一邊答應朝廷設郡。

    關北設郡短短一年多的時間裏,朝廷在放地規劃出來六個縣中,隻有防風鎮周圍妨礙較小,取得了一些進度。在鎮裏不遺餘力的幫助下,這塊延伸到山麓周圍的,周長千裏以上的土地上,共規劃了兩鎮(其中一鎮正要建)十六個鄉,一百三十三的土圖(相當於村)和六個寨。經過同步進行的統計和編排,此地四十餘族,共計口十三萬,並成五千一百戶。

    這是相當有意思的事。

    受委任來此經營的知事縣長董必留怎麽也想不明白,這十三萬成年男女怎麽一縮水,變成隻有五千多戶了。要說章維隱瞞戶口嗎,這是朝廷給他設的藩國,將是他自己的地盤,用得著嗎?再說了,他要弄虛作假,需要在人口上一並作假才顯得真實,為什麽僅僅隻將戶口縮水呢?

    出了鋪石場,幾個隨丁跟了上來。

    董必留撇開這件事,琢磨起到這幾天的反常。

    朝廷並沒有大量移民,他這個放地第一知縣,和名義上的代郡令楊雪笙一樣,無所事事,窩在防風鎮上大半年,悶得發慌。

    前一段時間,他和楊雪笙戰戰兢兢地看此地興起跑馬圈地潮,見大小人家都是提刀上馬搶地,混戰得一塌糊塗,連屁都沒放一個,也無處可放。如今綱王爺那已經隱約透露點什麽,董必留真怕呀。他記得王爺給他留的八字箴言:“莫為剛折,權宜機變!”心裏卻在發苦,問:要我眼睜睜地閑坐?!他捏了捏硬了腔的鼻子,把目光投向色澤像白絹一樣平地大雪,感受著這透骨的寒意,心想:北方真冷呀,可就是這寒冷,才結出無暇純潔的雪花,也許在戶外呆上一陣子,非凍死不可!但我的血還是熱的,滾熱滾熱的。

    “大人,楊大人怕是久候多時了!”旁邊的家人董六見他遲疑在那裏,連忙提醒說。

    “楊大人?!”董必留苦然一笑,一旦這樣泛稱就讓他想起自己的至交好友,另一個楊大人楊達貴。

    楊達貴是和方白一起來過這裏,回去後被內亂牽連,已經被誅殺。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