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清穿經曆2

第39節(1/3)

    在廊柱邊。

    我邊走邊想,三阿哥胤祉是複立太子的關鍵人物,他趕在現在來,一定是和太子有關。

    回屋子的路很短,轉眼我來到門前,伸手一推,門是虛合著的,料想阿然一定在裏麵休憩。果然,剛邁過門坎,便一眼望到她坐在炕頭上低頭繡著什麽。

    我轉身想關門,卻從餘光發現阿然似乎有些驚慌失措,她急著把什麽東西往袖子裏塞。待我正式扭頭朝她走去的時候,她已經捧起了繡架,裝作繡那朵淺青色的君子蘭。

    “你回來了。”她搶在我開口前問了一句,以掩飾尷尬。我則裝作什麽都沒看到走到對麵的桌子旁坐下,打開食盒聞了聞菜香,笑說:“來得早不如來得巧,聞著味道,我就回來了。”

    “你啊……”阿然呼出一口氣,嫣然一笑,“就是特意給你留的,趁熱吧。”

    我剛想對她表示感謝,卻發現她已經將繡架擺進了籃子,拍了拍弄皺的裙子說道:“你回來了,我就去四爺院子當值了,那裏少了人可不行。”

    “多謝啦,好姐姐。”我誇張地朝她揮揮手帕,卻發現她垂下的袖子裏,不慎漏了根絲線出來。瞧著絲線的顏色,總覺得眼熟,卻一時想不起來哪裏見過。本想提醒,卻顧忌到她剛才的反應,便瞬間打消了念頭,眼睜睜的瞧著她開門,跨步,走遠。

    既然屋子裏隻剩下我一個人,我便開始享用大餐。吃著吃著,拿著筷子的手不禁慢了下來。因為我想起了安琪托十三爺帶來的信。

    記得那天,待十三爺一走,我便立馬關上屋門,插上門栓,從籃子裏尋了剪刀,將袖子裏的信剪了蠟封。

    信的主體可以說是簡練得不能再簡練,沒有抬頭,也沒有落款。我想這一定是十三爺在旁的建議。硬幣大小的字共四個:“安好,勿掛。”

    安琪的字看起來歪歪扭扭,雖然她不同於普通滿族女子,詩詞歌賦懂得不少,也寫得一手漂亮的柳體,可在那般倉促的情形下,能想起給我寫信也算是不易。可信的最左接近尾行的地方,卻有著長長的一串小字。我睜大眼睛,努力辨識。赫然發現寫的是:“得知你出府,我雖不知其因,但向你保證堂哥絕非你想象,墨軒門口的牽牛花架可以作證。”

    念著信上沒頭沒腦的一句,我雖不明白牽牛花架所謂何證,但清楚的是安琪是在為九爺說話。她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是嫁接我和九爺之間的特殊橋梁。要不是當年九爺為哄她開心,把我調遣到她身邊服侍,我可是還窩在周氏的院子裏數星星呢。

    不過,縱然是這樣的橋梁,卻也完成了曆史使命,現在的我和九爺不過是一片天空下的兩條平行線。自我離府這麽長段日子,我可是從未聽到過有關九爺的一丁點消息。四爺自然是不會說,十三爺卻也沒有提。阿然更是因為我的囑咐,保持了沉默。

    而安琪似乎並不知道我離府的直接原因,更不知道作為物證的牽牛花架早就被我間接搞得蕩然無存。

    後來,我苦笑著掩了信紙,徑直走到紅彤彤的蠟燭下,將信的一頭點燃。

    “唉……”想到這裏,我忍不住歎了口氣,正想把桌子上收一下,卻聽房門傳來咚咚兩聲。沒等我回應,就聽十三爺的聲音:“茜寧,開門,是我。”

    “來了。”我應允了一聲,趕緊站起來。

    “你不是在陪客嗎?”我打開門,見著雙手背在身後的十三爺問道。

    “唉。”十三爺撇了撇嘴,“人家自是看不上我,四哥便叫我先出來了。”他說著一腳跨進門,隨意地走到桌邊坐下。

    我搖搖頭,跟到桌邊講:“恐怕是你自己不愛管閑事,懶得摻合,才到我屋裏來逛吧。”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別猶豫,趕緊下載微風小說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