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國醫

99、第九十九章 爬上去(1/4)

    這種通過微信群、朋友圈銷售各種商品是近幾年流行起來的“發財”之路。

    也就是眾所周知的微商。

    微商裏充斥著各種保健品、減肥藥、養生妙物,經微商一吹,家裏八十歲老爺爺吃了某某保健品後一口氣上八十樓都不覺得累,如果你吃了沒效果,還有點兒副作用,那肯定是你個人問題,要麽你體質特殊,要麽你沒按明服用,我七大姑八大爺吃了全都很有效。

    你你想買一個療程試試?

    隻吃一個療程怎麽行?

    養生健身最要緊的是持之以恒!

    由於朋友圈和微信群做的一般是熟人生意,所以然有著取信於客戶的生意。

    比如這位農家樂老板娘生完以後,就被拉進個寶媽群。

    寶媽群做什麽的?聊孩子,聊產後塑形,聊什麽奶粉好,聊做什麽運動有效。

    相互看過孩子屁股上的紅疹,相互聊過半夜起來喂奶的艱辛,誰會覺得彼此之間不熟悉?

    誰會覺得這麽熟悉的朋友會害自己?更何況,對方自己也在吃,是自己吃了覺得好才推薦給別人的。

    這麽好的人給她們安利好東西,她們怎麽能不買?

    買買買,必須買!

    於是靠著興趣愛好或生活需要簡單地組一個微信群,輕輕鬆鬆就能擁有一個然的客戶群。

    如果光是這樣,也算不得什麽大問題,甚至還是利人利己的好事。

    可是微商一般宣稱“不用出去給人打工,在家也能月入百萬”,這裏麵問題就大了:如果是正常買賣日常商品,真的能輕鬆月入百萬嗎?

    這裏麵的貓膩就多了。

    假減肥藥這事本來不歸警察管,不過按照老板娘的描述,群裏大半有減肥塑形需要的寶媽都是從對方手裏買的藥,少也有兩三百人買了,一顆五十塊,一三顆,兩周一個療程,她是咬咬牙才買了一療程,花了足足100塊。

    至於群裏有些有錢的,更是一次性買好幾個療程。

    所以光是這個群,涉案金額就至少六七十萬。

    這減肥膠囊沒有標注廠家、沒有標明品牌,明顯屬於出事了找不到任何人負責的三無產品。

    光一個群涉案金額就如此巨大,足以引起警方注意。

    “警察非常重視我的舉報。”老板娘和她老公起剛才的情形,“他們不僅留下了我帶去的膠囊,還叫我提供群聊證據和賣家證據,叫她坑我!我問過警察了,她們這樣搞是要坐牢和罰款的,要是涉案金額很大的話不定得十幾年牢!”

    “我早了藥不要亂吃,你還不聽。”農家樂老板一陣後怕。

    “這不是看大家都買了嗎?”老板娘也覺得自己犯了蠢,她是看大家都買的爽快,自己要是不買可能會被人窮酸,咬咬牙就掏錢買了。老板娘,“那個帥哥真厲害,警察聽他嗅了嗅就嗅出裏麵有什麽藥都很驚訝。他們走了?”

    “吃完就走了。”農家樂老板憨憨地交待,“我給他們加了兩個菜。”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