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相術

第15章 感業寺(1/3)

    我趕緊爬上去,接下來的一幕卻讓我驚訝不已,竟然到了一個寺廟裏。

    而我現在正好在這個寺廟的佛像下邊,因為透著這個佛像的兩個眼睛,可以看見外邊的一切。

    外邊在佛前跪著的人很多,但我看見一個老和尚在蒲團上坐著。

    我便打量起這個寺廟的格局,嘛呢筒在寺廟殿堂正門兩側,園形,大的周長丈餘。

    圓周刻印梵文“唵、嘛、呢、叭、米、吽”六字真言經文,目的是為了供信徒進廟前轉動,表示法輪長轉。

    每一個進廟燒香的都會在轉動嘛呢筒,這個我倒是知道。

    前來燒香的人很多,現在信佛教的人的確挺多的。畢竟有一個信仰不是壞事情,沒事做點好事,在佛前燒香,保佑自己和家人平安。因為佛教的教義更貼近生活,而且教義圓滿,解釋清了世間的規律,對於教人向善方麵尤為突出。尤其提倡儒家的思想,講究道義,講究萬物為善。

    老和尚站了起來,對著身邊的一個小和尚說了幾句話。

    隻見小和尚三步並兩步,跑到寺廟門口,讓來往燒香的人隻出不進。

    我腦子裏邊也搞不清楚這是什麽意思,這個老和尚不會發現我和小道士了吧。

    我繼續打量著這個寺廟的格局,殿前大院正中擺放著一個大寶鼎,其北則擺放有燃香供佛的大香爐。

    殿前各有旗杆一對,旗杆頂部各有一個雕龍柱。殿內佛像前張掛著許多經幡、歡門及各種法器,使殿內顯得莊嚴肅穆,令人肅然起敬。

    我問小道士能不能夠看出這個寺廟供奉的是那個佛。

    小道士說了一句:“我看不出來,隻不過這個和我們的道觀還是有差距的,這寺廟太小了。”

    不久之後,我看著最後一個燒香的人,也走出了寺廟的門口。

    我便準備等這兩個和尚走出去,在探視一番,畢竟能從我家走到這裏,我估計絕對有某種聯係吧。

    “來了,便現身吧。“老和尚坐在蒲團上並沒有起身說道。(蒲團以蒲草編織而成的圓形、扁平的座墊。又稱圓座)

    “該不會發現我們了吧。”

    “那個老和尚的修為估計和我師父差不多,連我都看不透。”

    這句話,難道是對我們說的。

    老和尚手中的108個念珠在飛快的轉動,我看了老和尚的麵相,根據五行相術記載,相法以神為主,眼神藏而不露,眼形秀長,黑白分明,最為重要。此乃為大智之人,擁有過人的智慧,在加上老和尚鼻翼張開有勢,此乃為長壽之人。

    但老頭剛才看了我一眼,眼神一對視,我才發現自己剛才的推測都是錯誤的。

    “無相之人。“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