覆漢

第二十章 大河封凍亂武興(下)(1/4)

    五千鐵騎繞著袁軍大營一邊肆意放火,一邊橫衝直撞盡量殺傷,而呂布本人更是親自帶著百餘騎直突到大營轅門西麵百餘步外,先殺淳於瓊,然後複又彎弓搭箭,直指袁紹,驚得袁本初魂飛魄散,卻反而來不及多做應對。

    話說,呂布自幼長在陰山下的邊郡地帶,成年後又先後經曆過黃巾之亂,參與過關中防禦戰的決戰,其人堪稱身經百戰,殺傷無數,又如何會在此時猶疑?

    更不用說,這一箭下去,其功勞足以抵得上殺傷十萬兵!

    於是乎,其人憑著本能以精鋼箭頭瞄準袁紹,然後便奮力一扯弓弦,居然是要將對方這個關東聯軍盟主射殺於當場。

    然而,一箭射出,居然歪歪扭扭,在距離袁紹十餘步外便力盡落地!

    左右親衛,還有對麵袁軍上下紛紛驚愕,但呂布本人卻是剛一出手便知要壞……甚至就在身邊的黃淵也是瞬間醒悟,然後不由仰天而歎。

    原來,呂奉先這人最喜歡彈弓泄怒,偏偏這種方式又最是傷弓,平常不作戰,呂布都要數月便要換一張好弓,而這隻弓之前數日因為胡軫那廝的緣故屢屢被撥動,所以到底是在剛剛那奮力一扯下傷了弓弦,以至於疲軟無力。

    算起來,倒是胡軫救了袁紹一命!

    回到眼前,這一箭之後,自然已經有袁軍重甲武士持盾護住了袁紹。而呂布見狀,卻又如何願意放棄如此大功?其人當即扔下壞掉的弓箭,複又提矛向前,直取袁紹。

    寒冬臘月,袁本初早在那一箭時就已經驚出一身冷汗,以至於渾身濕透,繼而綿軟無力,根本無法動作。不過,其人如此舉止,卻讓周圍諸多謀士軍官以為他還要繼續在此指揮……敬佩之餘,倒是讓一些明白人怒氣勃發。

    “明公在想什麽,這是逞英雄的時候嗎?”

    “明公速速入營,又非是與董卓、公孫珣決戰之時,要存有用之身啊!”

    且不說郭圖與辛評這兩個潁川人奮力勸說,許攸和逢紀這兩個最早追隨的南陽人卻是立即撲了上去,幹脆硬拖著對方在甲士的護送下往營門內而去。

    “全軍列陣攔截!隻要稍作支撐,大軍回轉,此戰便能複勝!”

    留在營門外的辛評作為資曆最長者當仁不讓,立即呼喊調度,而淳於瓊既然身死,袁紹身旁中軍地位最高的將領韓莒子也是即刻帶領甲士上前,試圖在轅門前攔截呂布。

    話說,袁本初四世三公,又是關東聯軍盟主,再加上其人又在河內這個四通八達的地方駐軍,所以何止是世族名門紛紛來投靠,無數帶著野心、理想或者投機心思的豪強大戶,遊俠勇士,也紛紛前來投軍……得益於此,袁紹的中軍虎衛素質其實真的不差。

    故此,眼見著呂布隻率百騎突陣,射殺淳於瓊,逼退袁紹,韓莒子往下,這批被精選出來的中軍甲士卻也不懼,反而紛紛奮勇上前,準備在袁紹身前好好顯出自己的本事。

    然而,呂布和他部屬又如何會懼?

    一時間,兩軍長兵短刃,戰馬鐵胄,就在轅門處殺做一團。

    而幾乎是甫一接戰,戰團處便斷肢橫飛,紅白噴湧,喊殺哀嚎,火光亮刃,種種戰陣慘烈,不一而足……

    袁紹和周圍勉力退回來的諸位名士智者,何曾見過這種景象?也是紛紛失語,個個無言,而且難免麵色慘白,驚慌失措。

    不過,雖然呂布攻勢強橫,又有騎兵縱橫戰場如風,可袁軍大營中畢竟兵力充足,僅僅以轅門處的戰場而言,因為袁紹本人的緣故,自然有一波又一波的援軍湧出。

    呂布騎在的盧馬上,長矛駿馬,連殺數名不自量力的披甲武士,然而好不容易擊潰了一層阻截,卻又見到一隊武士自營中湧出。而且這隊武士雖然裝備不比袁紹親衛,卻行止有度,而且最前麵幾十名武士紛紛舉著木製大盾,等來到轅門內,卻又不急著上前,反而舉盾伏身,就在轅門處架起一條密集的盾陣。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