覆漢

第十七章 歃血(1/4)

    俗語有雲,軍情如火。

    然而,在天子與中樞迅速選出將領,並定下出兵方略以後,整個四月份的上旬與中旬,幾路漢軍卻巍然不動,反而任由黃巾軍肆意做大不止。

    這當然不是一眾大漢忠良故意拖延,恰恰相反,各路持節諸將也都算是求戰心切,忙碌不停……隻不過,沒有兵又怎麽出擊呢?

    要知道,依照漢家製度,即便是聞名天下的洛陽北軍五校,加上什麽羽林、虎賁,也不過區區一萬多人而已。不過,這個一萬多人乃是按照軍官製度設計的,一旦有事,立即可以動員首都周邊的預備役,也就是三河之地(河東、河內、河南尹)的騎士、材官,然後迅速形成一支規模巨大的漢軍主力部隊。

    兩者加一塊,專門有個說法,叫做三河五校,也是後漢一朝的禁軍部隊所在。

    那麽換言之,無論有多著急,幾路主帥都最起碼得等到三地預備役動員起來後才能勉強動身,這是一個誰都無可奈何的硬性流程!比如說公孫珣這一路就得等到河內這邊的預備役集合起來,然後可能還要再等一等分派給他的並州援軍到來才能出兵。

    那麽,屯駐在洛陽周邊的四路持節主帥這些日子又在做什麽呢?

    答案很簡單,四個人都在不停的給洛陽公車署那邊寫公文,至於公文的內容,無外乎便是要錢、要糧、要軍械、要物資、要戰馬、要人!

    比如朱儁,第一時間便舉薦了自己的揚州小老鄉,兼當日江南平叛的小戰友孫堅孫文台,表其為佐軍司馬,並讓其立即在徐楊一帶募兵,然後戰場匯集。

    再比如皇甫嵩,第一時間就舉薦自己的涼州小老鄉,公孫珣的小師弟傅燮傅南容,讓他做了護軍司馬,並要求他就地在北地郡募兵,然後帶人過來。

    有意思的是,宗正劉焉居然向盧子幹舉薦了自己的屬吏呂布,前者聲稱後者文武兼得,更知曉河北地理,可堪一用……盧植當即取為護軍司馬。

    對此,公孫珣自然沒有落後於人。

    他先是請調身為北軍校尉的徐榮到麾下為副將;然後人家董昭辛辛苦苦花了三年從縣長做到縣令,也不問人家樂不樂意,就被他一封推薦公文送到公車署,變成了護軍司馬;縣尉褚燕則是被他直接征調,然後舉薦為了曲軍侯;駐紮雁門的程普、高順、成廉等舊部,被他一封公文整個調了過來;涿郡那裏就更不用說了,不提公孫越、關羽、牽招、劉備、楊開、魏越,就連呂範和王修都被他一股腦的召了過來,然後假軍侯變真軍侯,假司馬變真司馬。

    不過這裏麵有一人倒值得一提,那便是很早便追隨公孫珣,一直在洛陽這裏辛苦守侯緱氏義舍的賈超。人家沒有功勞也有數年苦勞,故此公孫珣也有意抬舉他,準備借機給他個官身,誰知他卻主動請了一封薦書,去了盧植麾下……公孫珣這才想起人家還有個相依為命的哥哥在钜鹿呢,倒也沒什麽好說的,大筆一揮便送了過去。

    總之吧,公孫珣絞盡腦汁,有官身的走公車署,讓中樞去調人,沒官身的自己寫信舉薦征調,按照如今的局勢和這年頭的風俗,中樞也沒有什麽理由不去加印任命。

    而如此大的動作,倒不是說公孫珣要如何如何……實際上,和朱儁任用了一堆揚州人,皇甫嵩任命了一堆涼州人一樣,這就是這年頭的風俗,就是在光明正大的施恩、籠絡於自己的舊部、鄉黨,而被舉薦之人也紛紛響應不及!

    畢竟,軍功實在是這年頭出身不好之人迅速躥升地位的主流通途,有些看不見摸不著的隱性鴻溝基本上隻能靠這種硬功勞越過去。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