覆漢

第十一章 深居俯夾城(2/4)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公孫珣再度苦笑,其實這才是問題真正所在,他無奈的不僅僅是沮授離家出仕難得再見,而是對方直接點了縣令。

    什麽意思?因為公孫珣自己混到現在,便是有爵位在身,也不過就是個縣令……同為縣令,他是沒有資格去招攬沮授這般人物的。

    而且,隨著公孫珣眼界漸漸開闊,他也漸漸明白,這種情況並不是特例。

    大漢朝的人才,尤其是頂尖的智謀之士,多不多?

    其實遍地都是,田豐沮授就在邯鄲兩側,荀氏叔侄就在潁川安坐,蒯氏兄弟就在襄陽讀書……個個看起來觸手可及,可實際上呢?

    實際上,這些人都是大族出身啊!人家憑什麽要投奔你?或者你憑什麽讓人家投奔你?!這並不是君擇臣臣亦擇君的意思,而是說這年頭根本沒有擇或者不擇的必要!

    河北兩個頂尖的智略人士,田豐是茂才,然後一出來點了侍禦史;沮授也是茂才,然後直接上任縣令……那這兩個人麵對你公孫珣的心態,恐怕是平等的吧?

    還有潁川的那對叔侄,荀氏的名頭天下人盡知,而且根本不需要從自家老娘那裏獲取情報,公孫珣僅憑自己的政治經驗都看的出來,隻要黨錮一解開,在陳寔已老的情況下,這荀氏作為潁川世族的龍頭必然會有人登上三公之位!

    這種人物,會在董卓入洛前擇主嗎?

    還有蒯氏兄弟,人家家裏早四百年前就是著名謀士了,專業的,祖上蒯通就是漢高祖劉邦手下的一個著名謀士,家族綿延四百年……瘋了嗎,跟你走?

    甚至極端一點,還有現在正是熊孩子的陳元龍和周公瑾,很早之前公孫珣便將這兩個人物和現實中的兩個世家對照了出來……陳登的親父怕就是陳球的那個侄子陳珪,而陳球正是審配之前效力的那位位列三公的陳公;周瑜也是如此,正如下邳陳氏是徐州第一世族一般,廬江周氏也是大漢朝揚州第一世族,族中領袖人物周景累遷將作大匠、尚書令、司空,最後官拜太尉,甚至於在先帝死後參與到了選定當今天子的事情中,享有擁立之功!

    真以為這些大才是從石頭縫裏蹦出來的嗎?!

    他們的良好教育從何而來?他們的開闊眼界從何而來?他們進行鍛煉和磨礪的職務從何而來?

    天下不亂,他們自己才是主角!

    天下亂了,他們的身份比不上刀把子了,他們才會因時而動,無奈去做個配角,而且還是喜歡跟主角搶戲的配角!

    當然了,這就有點扯遠了。

    不過從公孫珣眼前的局麵來看,說到底,天下不亂起來,秩序也未曾崩塌,那官職在身也好,名聲在外也罷,這些早早進入秩序軌道的大才,尤其是智略之士,是沒有什麽心理準備給什麽人當什麽謀士的!大漢朝煌煌而立,好端端,憑什麽要給劉家以外的人當私屬?!

    真以為人人都像婁圭那樣嗎,沒爹沒媽的,打小就覺得大漢要完?!便是大漢要完,憑什麽要給你幹活?

    那麽意識到這一點以後,公孫珣對在家閑居的田豐也是熄了幾分期待,甚至有幾分後悔……即便是田豐對朝廷官職有了厭棄,即便是你誅了王甫,人家也沒有理由投奔你公孫珣吧?畢竟,人家田豐之前可是跟你公孫珣並列的侍禦史,憑什麽就要居於你之下?

    或者在田豐看來,呂範的拜訪更像是來自於你公孫珣的嘲諷吧?

    說白了,還是公孫珣之前封侯之後太飄了,能得到審配已經屬於特例了,他居然還人心不足蛇吞象,想著沮授、田豐這樣的人物,簡直是自取其辱。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點擊添加LINE 微風小說官網賬號
(可催更及找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