覆漢

第二十二章 莫須有(1/5)

    那晚的事情,公孫珣沒有跟任何人提起過,這倒是讓呂範和公孫越愈發佩服他的鎮定了。用呂範的話,無論是那晚上迎難而上親自跑進去盜印,還是如今宛如沒事人一般的氣度,公孫少君這都是做大事的表現……也不知道這廝要是知道了真相到底會如何作想。

    不過話回來,甭管如何,哪怕是盧植都承認,拋開並不劃算的風險來看,公孫珣的這次計劃本身還是有幾分可圈可點的。

    實際上,從往後幾日反饋的消息來看,這次計劃簡直順利的難以令人置信:

    先是許攸回報,是蔡邕見到這份‘連繩’上表並詢問了具體內容以後,那股子迂闊之氣當即發作,竟然也寫了一篇什麽‘古文今文大和諧’的表文,最後居然三表一起連繩泥封,遞交到了禦前!

    接著,當今陛下龍顏大悅,直接下詔表彰了自己最喜歡的老師劉寬劉文繞,和自己很佩服的老鄉盧植盧子幹,這二人才德兼備,相忍為國,堪為典範,簡直如這《韓詩》、《毛詩》一般互為表裏……當然,他也沒有忘記大手一揮,正式允許《毛詩》以一種副文的形式登上官方勘定的石經之上,並且還把旨意轉呈給了此次石經工程的總負責人,光祿大夫楊賜。

    而再接下來發生的事情,就不是可以從官方渠道那裏能夠獲知的了。

    話漢製五日一朝,眼看著明日又要正式朝會了,前司空,漢光祿大夫楊賜就專門邀請了當朝數位元老重臣前往自己家中酌。計有前司徒,現大鴻臚袁隗;光祿勳劉寬;河南尹朱野;太常劉逸;司空許訓;侍中劉陶;大司農張濟……俱為宛洛汝潁的名族顯宦,皆以今文經典傳家。

    氣炎熱,所以酒宴在楊府的後園中舉行。

    樹蔭之下鋪開席子,再擺上幾案,涼風習習,美酒佳肴,然後楊賜端坐主位,其子楊彪親自帶領幾名楊氏子弟捧壺執杯……再加上大家沒有計較官位,隻是以年歲落座,一時間倒也顯得其樂融融。

    “起來,文繞公可有一複姓公孫的弟子,好像同時還在盧子幹門下求學?”忽然間,大司農張濟開口朝光祿勳劉寬問道。

    “確實。”劉寬眼皮一跳,儼然是被盧子幹這三字給帶著,瞬間想到了那篇莫名其妙的聯名上表。“而且不止一個,乃是三兄弟,分別喚做公孫瓚、公孫珣、公孫越。他們三人先拜在了盧子幹門下,前些日子盧子幹在九江時,我愛惜這三兄弟都是璞玉,便又收為了入室弟子。不知大司農可有所見教,可是他們誰闖禍了?”

    “哎,哪裏稱得上是見教?”張濟搖頭笑道。“也不是闖禍,乃是一樁有趣的美事……而且我也記起來了,正是那個公孫珣所為。”

    誰都喜歡聽故事,此言一出,滿座佩青戴紫的貴人紛紛側目。

    原來,這張濟祖籍正是汝南細陽,雖然和那汝南袁家一樣,連續好幾代都一直留在了這洛陽繁衍生息,可是細陽城那裏卻也是留著一個分支,專門照顧族中墳墓的……沒錯,這張濟所講的事情,正是從族人那裏聽來的‘呂郎固窮’的段子!家鄉的好事嘛,自然是有義務傳播一下的。

    “呂郎固窮也,呂郎固窮乎?”張濟撫掌大笑。“不愧是文繞公的高足!”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