覆漢

第十四章 汝南買士(1/3)

    公孫珣不去見潁川的這些名士名族,其實沒這麽多法……白了,就是此時去見了沒用!

    那些老的,等到公孫珣開始真正做官的時候估摸著都已經死幹淨了;

    那些正當年的,估計等黨錮之禍解開登上高位的時候,這大漢朝也要塌了;

    那些的,不管是尚未束發的荀彧、陳群,還是和自己差不多大的荀攸,又或者是已經出仕的鍾繇、郭圖,認識了又怎麽樣?難道跟他們談一番下大勢就會把你一個遼西來的土包子奉若上賓嗎?人要有自知之明的,在什麽位置能拿捏住什麽樣的人物,心裏要有分寸!

    這時候去見麵,所謂見一麵也就是見一麵而已,反而耽誤時間。

    至於求個評語,然後揚名……這倒不是不行,隻是公孫珣實在是不想惹怒整日黑著臉還心裏比誰都透亮的盧植盧老師。

    讓你去汝南送信,你怎麽忽然就在潁川跟人‘下大勢’了?

    所以,還是老老實實先去汝南把事辦了吧!

    而從緱氏到汝南,看似穿州過郡,其實就是橫穿了一個潁川郡而已,再加上中原腹地,道路平坦,所以沒幾日,一行人也就已經來到了汝南郡。

    這年頭,汝南郡下轄三十七縣,戶口四十餘萬,人口兩百餘萬,儼然是中原精華所在。而公孫珣、呂範一行人到了汝南後,也不去呂範家中如何,而是從北到南,按照地理分布往幾位古文派大儒、名族,以及賦閑在野的官員家中投遞書信,明情況。而這一番忙活,等到最後去平輿拜謁了現任汝南太守之後,就已經是七八日功夫過去了。

    “諸位師弟。”在郡守處得到承諾後,眾人甫一出門,呂範便主動拱手。“幾位師弟既然來到汝南,即便我呂子衡家徒四壁,也是要盡地主之誼的,不如往我家鄉細陽縣(今安徽太和)一走?正好此地在潁水下遊,咱們返程也可從那邊回去。”

    “正有此意。”公孫珣倒也不客氣。“尊長交代的事情都已經做完,確實沒理由不往細陽走一趟。”

    “正是,正是。”劉備也忙不迭的點頭,儼然是不想這麽快回到盧植身邊。

    “既然來了,萬萬沒有不去師兄家中拜訪的法。”公孫越也是幹脆的表示了讚同。“家徒四壁又何妨,便是粗酒淡飯,也是禮之所在。”

    “既然三位師弟都不嫌棄,那咱們就往細陽走一趟。”呂範當即笑道。“你們三人,還有那位不知道又去哪裏存問風俗的韓義公,都是幽州人士,怕是不知道我們細陽的鹹水鴨子乃是一絕,我呂子衡就是再窮,莫非還不能請你們吃幾隻鴨子嗎?”

    眾人哄笑,都嚷嚷著要去呂範家吃鴨子,然後便在這郡府前打馬而走,徑直往細陽去了。

    從平輿到細陽,直線距離約莫不到兩百裏,隻隔著一條潁河而已。眾人也沒帶多少行禮,又都是青少年,如果不吝惜馬力的話,其實一日夜就能到。但實際上,大概是因為之前太過匆忙,未曾好好見識中原風景,所以一行人走的極慢。劉備一路上問東問西不,公孫珣也時不時的走鄉入裏的查問風俗,看看這個地方的地理,問問那個地方的民生……到最後,這一路竟然走了足足四日夜!

    最讓呂範無語的是,明明第三日傍晚都已經過了潁河,肉眼都看到細陽縣的城牆了,公孫珣忽然又要夜宿於潁水側,以追吊古賢人潁考叔……鬼知道他從什麽地方得知這潁水是從潁考叔那裏得名的,也沒見他在潁川追吊!

    不過,一行人終究隱隱以公孫珣為首,他要做的事情也實在是沒人能拗的過,所以大家也就隻好捏著鼻子留在潁水邊上的亭舍中住了一晚,順便好好的在河裏洗了個澡。

    而等到第二日一早,呂範剛一起床,就立即悉心打扮起來……畢竟離家已經半年了嘛,而進了縣城估計遇到的都是熟人,穿的整潔一點總是好的。不過是打扮,也就是將自己加冠那公孫珣所贈送的幾件絲袍做個挑選而已。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