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斷修羅

第三百四十一章 東海的船,李修元的經(1/3)

    不知不覺中,李修元將當年在大唐雪山之下,那個年少無憂,打從小跟在師父身邊修行的小和尚。

    從他最初相識,到小和尚跟著三藏去西域取經,自己給他取了名叫金無量的事說了一遍。

    最後靜靜地說道:“當年的無量跟我在半路遇到的小和尚無量,都是沒有見過爹娘,被師父收養,然後於懵懂之中開始了佛法的修行......”

    老婆婆微微一笑,問道:“這樣不好嗎?”

    搖搖頭,李修元回道:“我不知道......當年我跟無量的師父說,無量不是三藏,三藏天性向佛,而小和尚還沒有入世見過人間。”

    老婆婆輕輕地歎了一口氣,滿是皺紋的臉上露出一抹疑惑的神情。

    看著他說了一句:“出世,入世不都是修行嗎?”

    李修元抬頭望天,天空中的一半秋日也是黑白之色。

    想著當年跟老和尚說的那番話,不由得說道:“既然還未入世,又何來出世一說?沒有經曆過人間的悲歡離合,又怎麽能明白菩薩也苦的道理?”

    老婆婆聞言之下,歎了一口氣,默默地閉上了眼睛。

    仿佛是在回憶一些曾經的過往,又仿佛是在想李修元說的這番話,到底有沒有道理,有幾分道理?

    李修元繼續說道:“便是一心向佛,一生取經譯經的三藏,在最後涅槃前的一瞬間,也想到了當年早早就離開了他的母親......”

    想到三藏離開時候的

    模樣,李修元心裏有一種說不出來的感覺。

    也不管老婆婆能不能聽懂,聽懂了會不會跳起來罵人,自顧地說道:“在我看來,便是三藏那樣得道的高僧,也曾先是人,然後才向著成佛而去......”

    說到這裏,李修元不再說話了。

    坐在船頭,心裏想著三藏,嘴裏不知不覺念起了《大般若經》。

    “......光被人天,括囊真俗。誠入神之奧府,有國之靈鎮。自非聖德遠覃,哲人孤出......”

    老婆婆也沒有出聲打擾他,隻是閉著眼睛靜靜地聽著,就像在這一刻入定了一樣。

    船在水上行,有一道佛經在水上飄蕩,不疾不徐,不高不低,聽得掌櫃和夥計一時都安靜了下來,不再低語。

    山一程,水一程,離開了天水,前麵的東海已經不遠了。

    ......

    海雲鎮雖然歸女皇管轄,但是做的生意,掙上錢卻既然有中原皇朝的,卻還有一半是東海諸島的。

    因為赫連明月對東海的怒火一直沒有消除,這些年一直限製內海跟東海諸島的交易。

    於是,來自中原的商人想要跟東海的商販做生意,隻能不遠萬裏來到入海口的海雲鎮。

    時間久了,這座小小的城鎮倒成了水運樞紐,商貿之地。

    每年來此的商戶,出海的修士更是數不勝數,人口流動也越來越多,這裏就是一座重鎮也不是一件稀奇的事。

    鎮上的大小車行,船戶極多,從事

    這一行的車夫,苦力,船工更是多如牛毛,有數萬人之多。

    原本這裏來自中原的商人和修士,可以隨便乘坐來自東海有大海船出海尋找機緣也好,做生意也罷。

    直到上回上龜帶著翩翩和孔雀回家之前,在海邊立了一塊石碑之後,東海便誰想去,都能去得了。

    用當地碼頭上的苦力和夥計的話說,那要看運氣和船了。

    為何這麽說呢?

    因為小船去不了遠海,老龜回去之後,限製了大船往來的數量,眼下隻有兩艘大海船可以載人前往東海深處。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