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斷修羅

第四百三十一章 豈曰無衣?(1/3)

    豈曰無衣?與子同裳。王於興師,修我甲兵。與子偕行。

    先生的聲音在教室裏回響。

    坐在下麵的學生紛紛表示聽不懂這首古詩文的意思,連華生也看著先生問道:“先生這豈曰無衣?與子同袍是何意思,還請為我們解讀。”

    “對呀,先生我們也聽不明白,請先生為我們解說!”

    “謝謝先生,我們想知道這首詩的含義!”

    坐在下麵的學子們對這首古詩都感興趣,紛紛舉手說道。

    先生看著一幫孩子們微笑著回道:“大家別著急,我現在就為你們解說。”

    “詩裏所說的秦人以養馬聞名,以尚武著稱。當時的秦人部落實行的是兵製,平民男子平時耕種放牧,戰時上戰場就是戰士。”

    “武器與軍裝由自己準備。這種兵製在北方的少數民族中一直在延續著,在當時,成年的秦人男子,自己有戰袍、戈矛。隻要發生戰事,隨時可以上戰場。”

    “先生,這跟詩文有關係嗎?”有學子問道。

    先生揮了揮教鞭,繼續說道:“這首詩一共有三節,後麵的兩節隻是第一節的同義複唱。你們可以不用去多理解,隻要讀懂第一切就行了。”

    “第一節的意思是:誰說我們貧窮,我們跟您一樣也有戰袍。要出兵打仗了,我們已經磨好了戈矛,君王啊,我們與您同仇敵愾,共同抗敵!”

    華生說了先生的一番解讀,看著坐在身邊,剛剛複學的小夥伴說:“先生的意思就是你要不害怕,我們都穿著一樣的衣服!”

    先生看著兩人笑道:“差不多就是這個意思,我再為大家解讀一下這首詩的背景......”

    “原來這就是烽火戲諸侯的故事麽?”華生看著先生喃喃地問道。

    因為劉氏在曾經跟他和大姐講過一個故事,好象就是先生說的這首詩前麵的故事。

    先生看著他點頭回道:“這就是曆史上最有名的烽火戲諸侯後麵發生的故事,大家都要好好學習,以後等你們去了白玉城的學堂,哪裏的先生還會再講一遍的。”

    “烽火戲諸侯,幽王為博美人褒姒一笑,點燃了烽火台,戲弄了諸侯。褒姒看了哈哈大笑。幽王很高興,因而又多次點燃烽火。後來諸侯們都不相信,也就漸漸不來了。”

    “這也是大國走向滅亡的開始,大家都要記住這個曆史教訓。”

    先生看著一幫仰頭靜聽的孩子們,臉上露出了滿意的笑容。

    今天是花了半堂課,給一幫孩子讀了一首詩,講了二個故事。這是他平時裏教學速度的二倍,更是因為今天的孩子都認真聽課。

    大家都想知道這首詩背後的故事。

    先生看著一幫孩子詢問的目光,指著天生身邊兩個學生說道:“我們有同學因為家中的變故,不能來學校跟大家一樣上課,這個時候我們應該怎麽做?”

    有孩子回道:“我們大家一起幫助他呀,先生不是說我們在互相幫助麽?”

    華生看著先生回道:“我們坐在一個教室裏,我們就應該穿相同的衣服,一起互相幫助,先生對嗎?”

    先生看著紛紛舉手的學子,揮動了一下手裏的教鞭,凝聲說道:“這就是我今天跟你們讀這首詩的用意。誰說我們苦難,我們跟你一起共甘共苦......”

    先生的話沒說話,校園裏已經響起了下課的鍾聲。

    先生揮手道:“下課吧,有不懂的下次上課再跟大家講解。”

    ......

    走在回家的路上,二狗看著華生問道:“華生,明天我帶小蓮去你家?還是你來我家啊?”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