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能科技巨頭

第030章:單筆交易15.2億美元(1/2)

    這份合同的簽訂,可以是海岸線公司這艘年輕的帆船正式起航了。

    華特迪士尼這一次扮演了一回“中介”,而且還是不收“中介費”的那種。

    這份合同可以是迪士尼作為北美院線公司的擔保人,以北美為首的國外院線公司不大相信海岸線科技,但顯然更相信華特迪士尼,畢竟迪寶寶現在可是市值超過500億美元的跨國巨頭。

    不得不,華特迪士尼的眼觀獨到,以前從盧卡斯手裏收購了《星戰》係列然後賺的盆滿缽滿,又收購了《漫威》再次賺的盆滿缽滿,最近的一次大手筆是收購了世紀福克斯,《戰警》、《神奇四俠》和《阿凡達》等大IP紛紛納入迪士尼麾下。

    而現在又敢為一家還名不見經傳的公司做擔保方,這隻米老鼠真的是什麽都幹得出來啊。

    隻能有錢就是任性,可以為所欲為。

    根據協議內容,海岸線科技接下一筆15億美元的單筆合同大單,要求在00年10月9號完成總計15萬套全息主機放映設備產品的出貨量,留給海岸線的時間也就兩年都還不到了,平均下來一套全息主機的售價大約70萬元左右。

    絕對是暴利,因為一套全息主機就硬件的成本,交付給代工廠生產到出貨,也就不到4萬塊軟妹幣一套,8400萬美元的換來15億美元的收入,這個真的跟搶錢沒有什麽區別了。

    當然,這是葉華的優勢,因為他的研發成本幾乎為零,有錢可以為所欲為,開掛的男人也是可以為所欲為的啊。

    但實際上,就產品的價值而言,全息科技可是比IA高了不止一個檔次,而一套IA放映係統的造價可是達到了000萬元的價費用,因為研發投入巨大,價格下不來,而對比一下全息放映係統簡直就是白菜價了。

    不過話又回來,價格與價值是容易混淆的概念,全息科技的成本價格低不代表它的價值低,海岸線科技能夠造出這麽低價格的高價值產品,那是屬於海岸線科技的技術實力。

    而且為了鼓勵發明創造,技術壟斷受到法律保護,有知識產權保護和專利法這些個東西,這就是高科技企業賺錢的地方了。

    實際上,葉華最初是想要走高端路線的,簡而言之就是更喪心病狂的高定價,IA兩千萬,那全息放映設備就賣一千萬,賣出一千套,少賣6500套,總利潤反而差不多。

    從商業角度和以盈利為目的去看,這顯然更加賺錢,蘋果手機的全球市場份額不到0個點,卻拿走了80個點以上的利潤,參考蘋果公司便足以管中窺豹。

    隻是葉華有點想這麽幹,但客觀條件卻不允許,因為海岸線科技的開局太過於艱難,沒有錢、沒有市場,截至目前從頭到尾,不論是市場、資金等方麵,葉華都是在空頭套白狼,而那些甘願被他套的人也不傻,是需要海岸線科技付出與之相匹配的利益才行。

    想走高端路線,迪寶寶鳥都不鳥你,五百個全息屏幕、一千個全息屏幕能帶來多少票房?華特迪士尼也不傻啊。

    不過葉華也沒有太過於糾結,錢是賺不完的,權當這個付出是給海岸線科技艱難開局埋單的。

    即便如此,掌握核心技術壟斷的優勢,走大眾路線也依舊是大賺,這可是一筆15億美元的超級大肥單。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