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九二之商業大亨

第六百四十五章 發難(2/3)

    馮一平對此也有著充分的認識和準備,在容納了接近40個人的會議室裏,他越來越順暢的跟大家交流自己的看法,“形勢不容樂觀,相信大家都清楚,接下來,全球各個經濟體的增速,都將放緩……”

    “……因為民眾消費意願的降低,我們一些產品的出口,會進一步縮減,”

    “同理,在這樣的大環境下,內銷市場要取得長遠的進步,短期內也很難做到,”

    “但如果綜合考慮,我對未來,又充滿信心,我們相信,無論是經濟增速,還是我們的出口額,總體依然會上升,”

    “這主要歸功於我們在製造業方麵的優勢,我們都知道,我們出口的一些大項,都屬於生活必需品,在這樣的時候,歐美的一些民眾,可能不會去買奢侈品,不會買車,找更經濟的度假地……但他們總還得買衣服,購置其它的生活必需品……”

    “大家同樣還清楚,國家正在醞釀強有力的經濟刺激計劃……因此從長遠來看,我更傾向於把這次危機當成一個機會,一個促進我們產業更新升級的機會,”

    “相信大家也有體會,這些年,國內的生產要素中,人力成本上漲迅速,這個趨勢,同樣不可逆,不久,我們就會麵臨著歐美同行也頭痛的那個難題:工人工資越來越高,”

    “能最有效的解決這個問題的辦法,就是提高我們產品的附加值,”

    談到這裏,插話的人多了起來,形勢好不好,現在不用馮一平,大家都清楚,未來幾年,應該不會有過去那麽舒服。

    但是在座的這些人,可不是沿海那些主要以出口為主的公司,他們都是多元化發展,也沒有在外銷那一棵樹上吊死。

    哪怕外銷在他們總營收占比較大,他們其實也不擔心,經濟好的年月,競爭同樣激烈,現在這樣的形勢,不過是意味著競爭會更激烈一些而已,他們還是有信心和辦法讓出口增長,不過,收入多半會下降一些而已。

    但人工成本的上漲,卻是一個影響長遠的問題。

    雖這幾年大家也一直都叫著自主創新,加大研發投入之類的話,但實際上,在生意做得順手,現有的設備和公益生產出的產品,依然有很好的市場時,願意在研發上大手筆投入的,還真沒有幾家。

    在幾年前,所謂的人工成本,真沒幾個人會在意,我們最大的優勢,不就是人多嗎?

    人多工作少的時候,哪還用擔心什麽用工成本增加?

    但現在,和馮一平的一樣,有些確實,確實越來越明顯,其中最明顯,莫過於近兩年,有些工廠,有些地方,已經出現了招工難的問題。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