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九二之商業大亨

第一千一百四十一章 逼迫(2/3)

    比如,公司的組織架構、所有高管的薪酬、從重大的支出,對外進行的並購,到在各地辦公和倉儲,以及交通工具租賃的租約……,所有股民想知道的信息,必須都詳細的披露出來。

    而且10-K表裏的所有財務數據,一定的是經過財務審計之後的數據。

    可想而知,在這樣的報表裏,經營狀況,自然也是重中之重,因為上市公司提供給SE的這些報表,是股民決策的重要依據。

    這些報表,可不是那些經過專家、分析師摻雜了自己判斷的觀點,它們的特質,就是非常純淨。

    今年幹得怎麽樣,賺了多少錢,花了多少錢,準備有多少錢用來投資,能給大家分多少錢……。

    還有決定股民會不會繼續持有的一些資料:我們明年準備怎麽幹,明年會比今年更樂觀還是更悲觀,會比今年賺得多還是賺得少。

    為什麽會賺的多,為什麽會賺得少?除了大環境的影響,最主要的因素,就是競爭對手的競爭。

    可想而知,如果Faebk以後在在線廣告領域越來越成功,不管佩奇和布林怎麽想,Faebk,一定會出現在穀歌的10-K表競爭對手的那一欄中。

    既然在那樣的文件上,都把Faebk列作了競爭對手,你難道還不指定相關的反製措施?

    那麽,未來Faebk,會在在線廣告領域,給穀歌造成巨大的壓力嗎?

    馮一平比誰都清楚,是的!

    結合未來的資訊轟炸,他已經想通了一些問題,一直以來,在互聯網領域,最根本的競爭,其實,並不是產品,亦或者是服務。

    最根本的競爭,是入口!

    雅虎當初之所以成為霸主,信息中樞是彼時互聯網用戶的第一入口。

    穀歌現在之所以超越了雅虎,是因為它憑借自己強有力的搜索引擎,把互聯網的前門,從雅虎手中成功拿下。

    而在未來,尤其是在移動互聯網時代,互聯網會從門戶和搜索引擎這樣大眾化的入口,轉向社交網絡這樣的個人化入口。

    這也就是在未來,Faebk能撼動穀歌的根本原因。

    如果不提前綢繆,那麽在未來,可能就不會隻有施密特會提起馮一平作為穀歌大股東和高管,所帶來的利益衝突。

    佩奇和布林,也不得不迫於資本的壓力,花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來針對馮一平的公司。

    佩奇把裝果汁的空杯子在桌子上撥來撥去,“確實,從開始到現在,更讓我們心煩,給我們產生了巨大壓力的,從來就不是產品,而是和資本的較量,”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