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九二之商業大亨

第一千零六十三章 探討(2/3)

    “這種不同於目前幾乎所有城市,都是把人口和資源集中到一個有限的區域裏的做法,確實有獨到之處,比如土地,再容納個0萬人,不但沒有壓力,地價也不會大幅上升嘛,”

    以領導的眼光,自然一眼就看出來,將來會製約五裏坳發展的一個主要因素,那就是土地。

    這也是他們省的很多在山區的行政區域,在發展中會遇到的問題。

    經濟要發展,自然離不開人力,需要更多的投資,隨之而來的,就是公司和廠礦,民居和機關,都需要土地來容納,而類似五裏坳這樣的山區,最稀缺的資源,其實就是土地。

    “隻不過,美中不足的是,這種模式,並不能完美的在省內其他的鄉鎮複製,”省長笑著,“因為我們隻有一個一平啊!”

    是的,五裏坳能堅持鎮裏和下麵的農村協同發展,讓下麵村裏的勞動力,到鎮裏上班,但依然住在自己原來的房子裏,有一個前提,是有穩定的大筆投資,能提供足夠多的工作機會,同時,他們在下麵村裏的土地,還能創造不菲的收益。

    在這樣的良性循環下,稅收增加的政府,也能有資金,或者有依仗來籌措資金,進行基礎設施的建設,才能讓鎮裏到各村的路越來越好,與此同時,還發展公共交通,讓各村到鎮裏越來越方便,時間越來越短。

    從而完美的避免了下麵村裏的所有人,一窩蜂的朝鎮裏擠。

    省裏其它的鄉鎮,哪有這樣的條件?

    要想發展,隻能是把人口和資源都集中起來,把中心區,比如一個鎮,能發展得好一些。

    在這樣的虹吸效應下,周圍的那些鄉村,便隻有任由它們荒廢下去。

    “對,總體來,我們國家有三種發展模式,一是大城市帶動大郊區,”書記扳著手指頭,“還有一種是珠三角模式,以鄉鎮企業和民營企業為主力,帶動一個個中心城鎮的發展,”

    “現在可以又有一個一平模式,一個人投資,帶動一個鎮的發展,”到最後,他笑了起來。

    “不敢,不敢當,”馮一平連忙擺手,“如果把五裏坳當作一列火車,頂了,我也就是讓火車動了起來而已,真正支持這輛火車高速前進的,依然是我的這些想過上好日子的鄉親的努力,”

    “總是這麽謙虛,”書記和省長相視一笑,指著馮一平。

    “對,如果把五裏坳必做一趟火車,可以,你是先建了鐵軌,又買來了火車頭,”省長。

    “不不不,我可擔不起這樣的重譽,”馮一平。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