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九二之商業大亨

第三十四章 抹黑(2/3)

    試圖尋找沒有對抗性競爭的領域的戰略,也許適合於個別不知道怎麽回事。就“年少成名”的“才”,但對於大多企業而言,逃避產業內的競爭無疑於自殺,在“紅海”中尚不能建立競爭優勢,你能相信它到“藍海”中能暢遊嗎?

    這本專著的作者,據原來寫過,寫藍海“戰略”的時候,可能同樣是按寫的,所以,他所謂的“戰略”,依然停留在文學式管理作家的夢想之中,這與在武俠中,尋覓絕世武功秘笈,頗有異曲同工之妙。

    但企業的戰略與管理,不是超現實主義的,假設我們的企業請那位馮同學谘詢,那麽他最大的結論可能就是:“這個行當你別幹了,找一個沒有競爭對手,而又能創造高價值、高利潤的行業幹吧。”

    企業不想競爭,想找藍海,就和那些人,想找一個“位高權重責任輕,錢多事少離家近”的工作一樣,是不切實際的。

    《藍海戰略》之所以受人追捧,本質上反應的,不是進取的企業精神,而是投機的惰性思維,謀求企業策略的簡單化和通俗化,似乎成了管理者們理直氣壯的要求,但我要的是,這些人,理應為自己的無知而感到羞愧。

    至於作者,我不想什麽,算了吧,他還是個分不清和現實的孩子,最好還是不要告訴他,諸如世界上並沒有聖誕老人,這樣殘酷的事實吧!

    …… ……

    另一位姓馬的,自述來頭更大,留學海外多年,現在是一家刊物的主編,同時還是國內好幾所大學的客座教授—不包括清華,以及幾個名頭看上去很高大上的研究所研究員。

    他也在報紙上發表了一篇文章,題為“是美酒還是毒藥?”

    這標題,更能讓人產生好奇心!

    馮一平看了,很有後來看朋友圈裏那些文章的趕腳。

    “進來有一本還沒有出中文版的書,受到了各界的關注,被不少人奉為企業聖經,簽於此,我也花了些時間,大致看了一下,看完之後,大失所望,真應了那句俗話,盛名之下,其實難副,“

    接下來他主要論述了三點:微利才是商業的本質,高利潤隻是個別現象;在既定時間內,永遠無法出現無限的藍海,它隻屬於少數企業;藍海戰略,是戰略上的投機主義,是懦夫行為。

    由此,他得出結論,藍海戰略的主體思想,看上去是一瓶難得的美酒,實際上,就是一味毒藥,如果真的被普遍實行,對中國企業將貽害無窮。

    馮一平笑著點著這份報紙,“這樣的評價還真看的起我,我本來覺得,就我這身板,想做貽害無窮的事,難度還不的,”

    不甘寂寞的,還不止這些名頭挺大,但身份存疑的“專家”或“學者”,想踩一踩馮一平,為自己增加知名度的人,真的太多。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