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用的手術刀有光

第六章 斬殺闌尾怪(2/2)

    掃尾的工作也做完了,朱大國又幫忙對接了下住院的事宜,畢竟是外科的開刀手術,跟上次的門診手術是不同的,還是要住院修養一段時間,等傷口徹底恢複了才能運動,按照朱大國的手法,恢複的時間還是很快的。

    一直忙到了淩晨2點多的時候朱大國這才能在值班的房間休息幾個小時,到了早上的醫師到了辦公室,朱大國這才離開醫院,盡管隻是睡了幾個小時,又在晚上的時候做了手術,可是朱大國依然精神旺盛,開著那台醫院配的新款的大眾桑塔納前往老家鐵匠鋪,隻是開了幾個月的新車就這麽給了朱大國作為代步工具,可見醫院對於朱大國的重視,又是房子又是車子的,就差給朱大國介紹對象了。

    縣醫院院長辦公室。

    唐建興聽說了普外科的報道,說是朱大國在晚上的值班的時候做了一個手術,本身這種手術不一定要普外承接,畢竟在晚上,手術的風險還是挺大的,但是朱大國考慮到患者的情況,當機立斷做了手術,雖說是一個闌尾炎的手術,可是唐建興看了看手術視頻,不由得嘖嘖稱奇,朱大國這種人才按理說不會到縣級醫院,能夠落戶到這裏還是比較讓人高興的,唐建興也是從市級醫院聘用到縣醫院做院長的,一般的醫學人才考慮到縣裏麵的條件不是很優渥,往往也不會到這裏來工作,隻是偶爾以專家的身份到基層來走走過場,不會落腳到縣醫院的,除了待遇跟不上之外,這些醫學科的人才都認為更大的醫院會有更大的施展空間,所以高學曆的醫學人才很少在縣級的醫院,更何況是鄉鎮衛生院了。

    朱大國展現出來的手術才能讓唐建興更加堅信了自己一開始就破例給他最優的待遇的正確性,如果不是這樣,光是靠理想還是難以長期把朱大國留在縣醫院,而朱大國又年輕,擁有無限的潛力存在,這對於本來人才凋零,醫生到了青黃不接的時期,光是靠醫聯體的專家下到基層來培訓,還是無法根本解決這個問題。

    還是需要本土的醫療人才自己願意到家鄉發展,但是也要把待遇提高起來,成就感和經濟上的,使得他們能夠真心誠意地留下來,這才能夠形成可持續地發展理念。

    懷江縣獨山鄉朱家村鐵匠鋪。

    朱大國老家的地方距離村子有一段距離,人煙相對稀少許多,省去了他很多的麻煩事,父母的相繼離世,讓朱大國成了村子裏麵的掃把星,覺得朱大國克父克母,這也使得朱大國跟老家的親戚基本沒有什麽交集,讀書這麽多年基本都靠獎學金和打工湊齊的學費,還有一些社會人士的捐助,這也是促使朱大國會學醫的原因,能夠更好地回饋社會,特別是在縣城,極度缺乏優秀的醫療人才,朱大國這種手術達人更是各大醫院搶奪的資源。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