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嫡女不善

第141節(1/3)

    軒轅顯笑著說道。

    餘氏點頭,這個她是知道一點的。寧王的原配王妃,就是因為不習慣封地的氣候飲食,水土不服,致使身體每況愈下,最後病逝。餘王妃的福氣比原配王妃的福氣要好,辛苦熬了過來,後來又被寧王請封為正妃,再後來生下軒轅顯,自此地位穩固,再無任何人能夠撼動她的地位。

    餘氏說了好些話,又請軒轅顯替她轉告對餘王妃的祝願。如此一番,軒轅顯起身告辭。

    餘氏見時辰接近午時,本想留軒轅顯一起用飯。不過想到軒轅顯的身份,這話還是沒沒說出口。

    沈靜秋替餘氏恭送軒轅顯。到了院門外,軒轅顯停下腳步,對沈靜秋說道:“沈姑娘回去吧。有空就找蔚妹妹玩耍。你同她在一起,本世子是極為放心了。”頓了頓,又說道:“關於沈大人的事情,沈姑娘也別太擔心了。沈大人被下詔獄,未必就是一件壞事。”

    沈靜秋很疑惑,有心要問,軒轅顯已經離去。

    吃過素齋,沈靜秋就同餘氏一起啟程回侯府。詔獄那裏已經派人打點過,說的上話的有分量的世家官員,也都一一打過的招呼。必要的時候,會替沈青康辯解。畢竟沈青康名聲很好,加上侯府富足,說沈青康泄露了考題牟利,說實話還真沒幾個人相信。不過此事不是相信不相信的問題,而是要看皇帝的心意,看查案證據,更要看民情,看朝廷群臣的選擇。所以沈青康的事情充滿了變數。

    偏偏臨近會試,皇帝卻止口不提有關會試要如何繼續的事情。這可將朝中一幹官員給急壞了。會試可是今年的大事,皇帝就算不關心,還好歹也得表個態吧。原先的考官都被嚇了詔獄,新任考官,皇帝遲遲不肯定下,這是要急死人嗎?還有考題,也需要重新斟酌。一樁樁一件件,都要火燒眉毛了,偏偏皇帝這個正主一點都不著急。這讓眾人不由得懷疑起皇帝陛下的用意來。偏偏學子們也不安分,靜坐午門,半是要挾朝廷嚴查科舉舞弊一案,還所有人一個公道。同時還大聲討伐那些之前購買考題的人,說他們沽名釣譽,無恥墮落,朝廷就該將他們革去功名,以儆效尤。

    對於學子靜坐示威一事,朝臣們很緊張,一個弄不好,一世英名都要搭進去。大佬們也不敢自專,請皇帝陛下拿主意。

    皇帝很惱火,直接派了宦官出午門宣旨。就問這些學子,還想不想考試了,還想不想做官了,還想不想光宗耀祖,既然想那就趕緊從哪裏來回哪裏去。至於查案一事,自有朝廷有司負責。學子們在這裏靜坐,不僅不能對朝廷有司提供幫助,反而會壞事。

    當然宦官不可能這麽直接的同學子們說話。都是極為委婉的,極為動聽的,不過大致意思還是沒變。學子們從宦官的話裏麵揣摩出一個意思,那就是會試會如期舉行。眼看著就要考試了,大家寒窗苦讀多年,為的就是這一天。與其在這裏靜坐浪費時間,不如抓緊時間多看看書本。臨陣磨槍,不快也光。

    有第一個人離開,後麵的事情就簡單了。很快學子大部隊撤退,除了幾個頑固分子外。至於這幾個頑固分子,也頑固不了多久。到了當天晚上,不用任何人出麵,頑固分子們自己就先泄了氣。

    皇帝曖昧不明的態度,給了沈靜秋某種信心。原本有些焦躁難安的心也跟著平靜下來。

    不過顯然大家都不這麽認為,都一致認定了沈靜秋為了沈青康的事情整日裏以淚洗麵。至於為何會給人這樣的印象,沈靜秋也表示很無奈。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