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叔,我乖的

第3節(1/3)

    地隱藏在黑暗之中,隻有腰上佩劍的青玉掛飾微微發光。

    祝照見那掛飾,忽而憶起夢中場景,當年她坐在書畫缸內,從天而降的黑衣人的佩劍上,似乎便是如此青玉。

    “你是文王府的人?”祝照才剛問出聲,便聽見姨娘喚她快些,應了對方後,再朝右側看去,巷子裏已經沒人了。

    第3章 再遇

    目光四下,尋不到那黑衣人的身影了,祝照提著行李的手逐漸捏緊,還是背上了大包小包,朝客棧走去。

    上了二樓,祝照才將行李放置各人的房間內,徐環晴便吵嚷著要出去玩兒。

    因為二樓窗戶開著,街道上已擺了夜攤,他們幾人今日一天坐在馬車內也是顛簸得累極,午時過後還未用飯,烤紅薯的味道遠遠飄來,徐環晴坐不住也是正常。

    祝照跟著徐環晴一起趴在窗戶口朝外看,還能看見不遠處誰家青煙嫋嫋,街上賣糖糕的推著輛小板車慢吞吞地沿著邊路走,一邊走一邊吆喝著,吸引那些還未來得及回家的小孩兒買幾塊吃。

    徐環晴拉著祝照的袖子,已經忍不住要往外衝了,她道:“長寧姐姐你帶我去吧!娘說大娘不出門,我們也不能出去,可我想出去!”

    祝照知曉,徐二夫人入徐府還有幾番坎坷,入府之後處處讓著徐柳氏,若非如此,徐柳氏也斷不會容她留到現在,兩人瞧著和和氣氣的。

    但若讓她帶著徐環晴出門,並不合適,換成另一人倒還有可能。

    祝照對徐環晴道:“你去找潭兒哥,讓潭兒哥帶你出去,隻要潭兒哥肯出門了,我們必然都能到外頭轉轉的。”

    徐環晴一聽,連忙朝徐潭的房間跑去,被徐潭嚷嚷了兩聲也不走,死纏著徐潭,徐潭無法,其實他也挺想出門,於是拉著徐環晴的手與徐柳氏報備了。

    徐環瑩聽徐潭說要出門,果然也要跟著,這般,徐柳氏道:“那你們讓祝照那丫頭也跟著,到時買了什麽,也好讓她拿些。”

    徐環瑩與徐潭幾乎一年跟著徐柳氏來京都兩三回,對京都還算熟悉,出了客棧之後便要往自己知道的地方跑。

    徐環晴這兩三年內就來過京都一次,京都早已改了麵貌,而她年紀越大,年幼時記得的事兒便越少。

    徐潭與徐環瑩二人走在前頭,沒理身後二人,徐環晴便與祝照說:“長寧姐姐,我娘與我說,我五歲之前都是住在這兒的,為何我都不記得呢?”

    祝照想了想,回答了一句:“可能是因為小孩兒都是六歲之後,才能記得自己身邊發生的事兒吧。”

    徐二夫人是京都城外一個鎮子裏的姑娘,因為徐柳氏生徐潭之後身體不太好,兩年沒來過京都,那兩年徐冬便與徐二夫人碰了麵,二人日久生情,便在京都定了個小家。隻是徐冬懼內,關於徐二夫人的事兒遲遲未與徐柳氏說,後來徐柳氏自己發現了,鬧了半天。

    彼時徐環晴已經四五歲,徐柳氏在難過,也得接受徐二夫人,索性徐二夫人唯諾,徐柳氏在家依舊是做主的那位,每年入京,徐二夫人也未必能來,就更別說是徐環晴了。

    徐環瑩指著前頭道:“那裏有個詩社,我記得春兒時來,我在那裏留了半段詩,也不知有無人對得上!我去瞧瞧!”

    “詩啊書的有何好看。”徐潭說:“還是那說書的口中故事有意思,我去左邊雀兒樓,你自便。”

    徐潭說罷,徐環瑩便戳他脊背道:“盡與大人不學好!”

    雀兒樓,是京都有名的聽書之地,隻是裏頭不是品茶,而是飲酒,那裏頭說的故事也不是什麽古人名傳,而是男女之間歡好之事,說是說書,實則也隔了一道簾子,一人說,抵百人學,閨房之事,盡在其中。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別猶豫,趕緊下載微風小說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