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繡權色之嫡女為尊

第488節(1/3)

    蕭明瑜早幾年想要做羊毛生意的時候,就在西北設了一個店麵。這幾年羊毛紡織的生意都沒做起來,但是那個店麵一直都沒撤銷。如今正好派上用場,及時的給蕭明瑜傳遞西北的消息,無論是官方的還是民間的。

    當劉長卿領著軍隊提著敵人的人頭,趕著敵人的馬匹牛羊和俘虜進關的時候,消息就跟長了翅膀一樣傳揚開來。蕭明瑜也在官方公布這個消息之前,先得到了劉長卿打了勝仗的消息。

    景福帝接到捷報,大聲叫好,臉色潮紅,興奮不已。劉長卿沒有辜負他的期望,總算給他爭了一口氣,沒枉費他的一力保舉和支持。太子殿下麵色陰沉,心中很是不忿。消息都傳遞了出去,為何劉長卿還能打勝仗。難道西涼軍隊那麽無能嗎?若是西涼軍隊果真無能,為何之前卻沒能打贏。還是說劉長卿這人果然有些本事。

    當即就有人提出異議,懷疑劉長卿的勝利是弄虛作假,殺良冒功。這種事情,兵油子們沒少幹,以往文官集團多半都能用這一點將武將集團幹的死死的。所以這一次也不例外,文官集團自然要懷疑,這是常態,這是身為文官必須要做的一件事情。

    但是這讓景福帝很不滿意,在他正高興的時候,竟然有人質疑劉長卿殺良冒功,簡直是豈有此理。偏偏景福帝還發作不得,誰讓武將集團有這個黑曆史,每次有大的戰事都要被翻出來,讓文官集團討伐一番。

    至於武將集團這邊,也不是鐵板一塊。有那脾氣耿直的,自然會站出來為劉長卿說話。奈何嘴巴笨,不到一個回合,就被文官的唾沫星子噴的灰溜溜而逃。也有羨慕嫉妒劉長卿的武將,尤其是勳貴們,深覺劉長卿沒資格做西北的大都督,統領西北所有軍事。所以這些人是樂意見到劉長卿被人彈劾,被文官質疑。最好能夠發現劉長卿的不法事情,將劉長卿幹下去,如此大家就能夠取而代之。

    人人心思各異,朝中吵成一團亂。

    韓閣老適時的站出來,提議讓寧王周乾出麵勘驗人頭的真假,確定劉長卿是不是殺良冒功。反正寧王本身就有監軍的指責,做這個事情很合適。韓閣老的提議,同樣遭到很多人的反對。理由很簡單,劉長卿同寧王周乾,是名義上的翁婿關係,誰知道這兩人會不會勾結在一起。

    當然,文官們說話都比較含蓄,尤其是涉及到皇室中人的時候,免得被皇帝記恨上。

    於是韓閣老再次提議,讓當地的地方官同寧王周乾一起勘驗人頭。當地地方官長年接觸西涼人,對西涼人的長相特點肯定有認識。兩方一起合作,也免得有人弄虛作假,打擊報複。

    文官們還要吵,尤其是站在太子這邊的人。景福帝拍著桌子,直接拍板決定,就按照韓閣老說的去辦。當天就下了旨意,命寧王周乾同當地地方官一起勘驗人頭數量和人種。一旦發現殺良冒功的事情,嚴懲不貸,絕不姑息。

    西北離著京城很遠,不過有四通快運的幫助,來回比以往快了很多。寧王周乾的折子同地方官員的折子一同達到京城,奏折還沒送到皇帝的案頭,消息就已經從通政司傳了出去。劉長卿的勝利是板上釘釘的,人頭全是西涼的壯年男子,連個婦人小孩老人都沒有。數量也是對的,繳獲的馬匹牛羊也都是西涼那邊的產物,戰功是實打實的,一點水分都沒有。

    景福帝看著奏折,哈哈大笑。當著朝臣的麵說道:“劉愛卿真乃朕的福將也。”

    韓閣老暗自吐槽,劉長卿在京城的時候,皇帝你將他當做情敵,左右都看不上眼。這會又將情敵當做福將。皇帝你變臉太快,還要不要節操。光嘴上表揚不夠啊,好歹拿點實惠的出來,給人給糧給錢,人家才會給你賣命,是不是?不過以景福帝小氣記仇的性子,估計是不可能給劉長卿實質的好處的,最多就是不刁難劉長卿,就算是開恩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