盜墓詭事

第18章 久違(1/2)

    除此之外,是各朝墓葬的造型特點,包括墓室格局的變化,封土堆的厚度結構等等。

    這本發黃的筆記,後麵大半本都在介紹關於盜墓的細節。其中有棺槨的材料、樣式,常出現的排列隱藏地點;墓室常有的防盜設施,象流沙、毒液、火牆、腰斬、釘板等等,還有一些看不明白的複雜類型,總之,介紹的極為詳盡。

    最讓我覺得汗毛倒數的,是那些關於墓葬中“不幹淨”東西的描述。僵屍種類及特點,以及除了僵屍以外,靈、鬼和孽等等。

    筆記中的內容深深地吸引著我,雖然其中有些部分以前老舅曾在我小時候當作故事講給我聽過,但對於盜墓的係統的知識我還是以一次了解到,仿佛是一個前所未有的奇詭世界。

    結合筆記上記載的內容,我掌握很多奇特的棺槨結構。

    那天,讓我和老蒲險些喪命的衣冠塚裏的那種棺槨就是其中之一,還有一個挺文藝的名字,叫做“玲瓏扣”。相傳是南宋的某位奇人發明的。

    這種精巧的棺材製作分為幾個步驟:先選用比較粗整的木料,做一個槽形的棺,兩個側麵頂端製成卡口的形狀,再將棺蓋製成四邊方向不同的卡口,放入墓主的屍體和隨葬品。並在一頭一尾以垂直的角度,製作卡槽,以便進行嵌入。

    成形時,加上棺材底座一共六塊板材,一起對應卡口的方向從特定的角度向中間推進,就能得到沒有一個釘子、並且緊密結合的棺槨。其優點是單個或兩個同行的盜墓者,根本無法用正常的方式打開此棺,最後隻能用暴力的方法破棺。

    因此這種設計往往伴隨著毒氣保護墓主的屍首,一旦打破棺材的內犉毒氣逸出,盜墓者就凶多吉少了。但同樣是因為其組裝結構比較複雜,不能安放暗器等殺傷力更強的保護措施。

    古代時,想盜這種墓是很麻煩的。即使是精通各種墓室機關的盜墓高手,也隻能選擇開小孔放氣的方法,等一段時間以後毒氣散盡,再口含解毒的朱砂正式開棺。

    近代如果碰碰上這種棺則要好盜得多,隻要有防毒麵具就不怕毒氣和屍體的瘴氣了。但據說這種結構的墓往往還伴有其他的陷阱,我們碰上的那種叫疊羅漢護衛,也屬於孽衛的一種。

    死者生前由於種種特殊情況,有可能在入葬的時候並未死絕,而死後的他們將繼續以另一種生命形態存在。一旦他們接觸到人的生氣或者別的激發條件可因引起屍變,成為僵屍。

    根據這本筆記上麵的理論,我們遇上的那具力大無窮的枯骨不能稱作僵屍,它還達不到這種級別,充其量叫做活死人。是千百年前道法高明的人對已經死去的人的屍體,布下保衛墓主的指令。一旦盜墓者觸發墓主的禁忌,就會引起護衛的暴走,屠殺一切入侵者。

    我不由想到,自己和蒲老大那天沒遭到毒氣攻擊也沒有被護衛幹掉,實在是幸運之極了。至於我們遇到的“玲瓏扣”外部奇怪的包裹和基座,想必也是這種早已失傳的棺材的變化之一吧。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別猶豫,趕緊下載微風小說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