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少年

第1667章 密支那玉石場(2/3)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嗬嗬!謝謝!我知道輕重!”甄誠微微笑了笑,心裏暗道,如果真要是賭的話,好像沒幾個人是自己的對手。玉器行業自己不懂,雖然獲利頗豐,但甄誠卻沒什麽興趣。對於賭玉,甄誠以前倒是聽過,但卻一直沒見過。聽到郭丁武這麽一說,本來隻想買些中草藥的甄誠,內心的那種好奇反而被勾起了興趣。

    翡翠原石的買賣是珠寶界最神秘的一種交易,她的神秘就在這“賭”字上,因而買主又有賭玉、賭石的說法。玉石原材料,由於氧化作用,皮殼已成褐紅、褐黑或其他各種雜色,一般僅從外表,並不能一眼看出其廬山真麵目。即使到了科學昌明的今天,也沒有一種儀器能通過這層外殼很快判出其內是寶\"還是敗絮。

    買玉者必須從包有皮殼的原石,有時也在皮上開一“窗口”,擦掉小塊皮殼露出玉質,來判斷這塊玉的價值。這種買賣的過程就是買家與賣家對一塊有皮玉石眼光較量的過程。由於這種判斷是建立在經驗基礎上的,同時玉石形成的地質環境很複雜,條件不同,形成的皮殼也不同,廠口不同情況也會有變化,因而買賣風險很大,也很“刺激”,故稱“賭”。賭贏了利潤很大,所以這種買賣從古到今曆久不衰。

    傳說緬甸玉石商人賭石後,當真正切開加工時,一般不敢親自在場,而是在附近燒香、求神保佑。如果切開的賭石內有許多水靈剔透的翠綠,一夜之間便可成為富翁;如果切開賭石後其本質是一塊外綠內白的灰沙頭,則一夜之間就會傾家蕩產。

    緬甸雖然盛產翡翠,但真正靠玉石發家的,反而是華夏人居多。一山之隔的雲南騰衝縣,幾個大的玉石商人就因為密支那的玉石而發家。騰衝商人,對玉石廠生產的玉石承攬包收,如“洪盛祥”商號的董廷珍就連包了十數年,與他情況相似的還有張寶廷、寸如東、李壽鬱等,他們都是騰越華僑的巨商,南絲綢之路騰越段是他們反複過往和致富的必經之路,也是他們致富興衰的曆史見證。

    近幾年,隨著華夏人購買力的不斷提高,對翡翠的喜愛程度日益增加,華夏玉石商人逐漸成為緬甸各類玉石拍賣會的主角。據一位玉石老板介紹,華夏的玉石商人在每次拍賣會上都是一擲千金,出手極為大方,往往是緬甸商人出價的2到3倍,幾乎包攬了所有的玉石毛料。不少毛料,緬甸商人認為根本沒有賺頭的,但到了他們手裏仍然“利潤豐厚”。

    到了密支那玉石場,甄誠的視線,很快就被那些流光溢彩的玉石原料吸引了。

    玉石都是有魂魄的,緬甸玉石更是被視為具有君子的品格,人們欣賞它所特有的溫潤感。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點擊添加LINE 微風小說官網賬號
(可催更及找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