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尋龍記

第七百六十六章 曹丕遇險(1/2)

                                                                            第七百六十六章&nbp;曹丕遇險

    話說鄄城周不疑將曹彰打的大敗虧輸,曹丕的三路北伐計劃隻剩下兩路。但周不疑方麵雖然獲勝,也走了關雲長、周倉,還弄丟了呂奉先,也是元氣大傷,即使再要讓顏良轉戰濮陽,抵擋曹植的進攻,更是力有不逮。

    周不疑已經連續接到陳留軍師陳宮的書信,請求援助陳留。周不疑緊急調取長安守將黃蓋、魏延,領軍目標是趕赴陳留,幫助陳留張遼抵擋曹軍。若能退去此路大軍,則曹植孤木難支,濮陽之圍自解。

    然而人算不如天算,張遼卻是早有降曹之意,連軍師陳宮都被逼出走,下落不明。張遼投降之前,卻是還要用那欲擒故縱之計,向曹軍展示其實力,利用曹軍先鋒跨越汴水立足未穩之機,將曹軍先鋒臧霸一舉成擒。

    臧霸本就是呂布座將,雖然武藝不在張遼之下,但論起行軍打仗,火候上還不如張遼,也不知爾虞我詐之妙。張遼絕非一勇之夫,卻是有膽有識、有勇有謀,此次奇襲汴水一舉功成,就是明證。

    曹丕大軍到了汴水之濱,驟然聽報臧霸被活擒而去,不由得目瞪口呆。旋即恚怒,指示全軍一刻不停過河,不許紮營,即刻殺奔陳留城下,勢要拔寨摧城。吳質鼓掌曰“中郎將英明果決,全軍之福也。大軍到日,管教那陳留城灰飛煙滅。張遼桀驁不訓,可立斬其頭,示眾三日,以儆效尤。此後大軍到處,誰還敢不降?”

    司馬懿見曹丕惱怒,也不多言,偷偷叫過徐州小將費曜、戴陵道“汝二人可各領一支軍,隱伏於禹王台一側山穀。若遇曹將軍車馬退卻,可殺出以退追兵。”兩人麵麵相覷,心道眾寡懸殊,中郎將怎會遇險,並不敢問起,還是諾諾連聲答應而去。

    俗話說驕兵必敗,何況曹丕還帶著氣,先鋒臧霸未接戰就被生擒,實在太丟麵子。曹丕寶駕親征,中軍突出到了前部,直奔陳留城下列陣。十萬大軍,長長的隊伍拉成稀稀拉拉的長蛇陣,中間渡河和行軍速度不一,前後軍銜接不上,直接形成了眾多行軍缺口。

    曹丕紅羅傘蓋,在山林間閃閃爍爍,在眾多銀絲黑甲護軍環護拱衛之下,直奔陳留城而來。地勢漸漸開闊,已經隱隱約約看到陳留城高聳的城樓,曹丕命擺開陣型,左右列陣弓兵方陣,自領前軍,突出到陣地之最前端。吳質得意洋洋,緊跟在曹丕身後,司馬懿卻自領後軍,沿路派出費曜、戴陵二人,領軍埋伏在山野之旁的岔路上。

    曹丕親自突前,舉手搭起涼棚超前觀看,隻見城邊壕溝處處,鹿角遍地,重重圍護嚴整,城牆上刀槍旗幟林立,弓箭手嚴陣以待,城頭上看似人頭湧湧,卻又是鴉雀無聲,不由得暗暗驚心,心道陳留的防守功夫竟然做的十分嚴整,軍容士氣都是上上之選,可見張遼、陳宮練兵頗有道行,絕非草包。

    曹丕見城頭上一麵張字大旗迎風飄揚,猶豫了一下,回首命人前去罵陣,單挑張遼出來說話。那小將帶著一個班的人馬,縮頭烏龜王八蛋之類的話,車軲轆一般來回罵了百遍,城頭上仍然是靜悄悄不發一言。曹丕有些耐不住性子,不顧身邊阻攔,一挺戰馬突前,整個紅羅傘蓋也緩緩突前,威風淩淩帶著幾個護軍,來到那罵陣小將之旁,大喝一聲道“大漢五官中郎將在此,特意借道陳留討伐不臣袁術,張文遠突襲汴水、傷我前鋒,是何意也?張文遠、陳公台還不來速速參拜!”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