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尋龍記

第六百五十一章 楊家德祖(1/2)

    第六百五十一章 楊家德祖

    話建安七子都是曹丕點評過的當世才子,但劉禎卻與三弟曹植越走越近,曹丕看在眼裏,急在心頭,起劉禎來,不由罵出了口。

    司馬懿見曹丕爆了粗口,哈哈一笑道:“劉禎好色你又不是不知道,誰讓你上次喝酒的時候,斥責他偷看你的姬妾來著?”

    這個典故大概是魚豢的《典論》記載,姬妾原型就是甄宓。“建安十六年,世子為五官中郎將,妙選文學,使楨隨侍太子。酒酣坐歡,乃使夫人甄氏出拜,坐上客多伏,而楨獨平視。他日公聞,乃收楨,減死輸作部。”

    劉禎敢於平視曹丕的姬妾,就有勾引的嫌疑,在當時可謂膽大妄為,曹丕隻是斥責一番,可謂輕饒。但曹操聞聽後勃然大怒,將劉禎以大不敬治罪,此是後話不提。

    兩人一路談談,曹丕自以為司馬懿是心腹,又要仰仗司馬懿的聰明才智,自然是知無不言。其它人物還都罷了,一起楊修楊德祖,司馬懿卻是皺起眉頭眯起雙眼,可見對楊修這個勁敵頗為看重。

    楊修是曹植身邊最重要的幕僚,是楊震的玄孫,楊彪的兒子,出身世代簪纓之家,《後漢書》“自震至彪,四世太尉”。父親是太尉,母親為袁氏,司徒袁安的曾孫女,可以出身比司馬懿還要高貴的多。

    而且楊修之才,時人都認為要超過司馬懿,稱讚他為人恭敬,學問淵博,極為聰慧 。曹操頗為看重,根據史料記載,“是時,軍國多事,修總知外內,事皆稱意”。

    可以,楊修的才華,連曹操都自歎不如。正史記載,楊修成為曹植幕僚之後,數次助曹植通過曹操的考驗,然而曹植日加高傲,楊修本想和他疏遠卻不能,亦不敢,曹操亦因知道曹植受楊修之助才通過考驗,頗為氣憤,後來他曾寫信給楊彪中提到:“足下賢子,恃豪父之勢,每不與吾同懷,即欲直繩,顧頗恨恨。”最終於建安二十四年秋,雞肋事件爆發,被曹操以“前後漏泄言教,交關諸侯”凡罪犯收殺,楊修歎息:“我固自以死之晚也。”

    楊修之死,曹操雖贈賜許多物品給楊彪補償,但他亦萬分痛惜。《後漢書》記曹操問楊彪:“公何瘦之甚?”楊彪:“愧無日磾(金日磾)先見之明,猶懷老牛舐犢之愛”。

    總的來,楊修是下聰明過頭的典範。他自便在優良家風熏陶下根正苗紅的活著,可以也沒怕過誰。當上丞相府主簿之後,曹府繼承人之爭已經暗流湧動,楊修見曹植才華橫溢,率先站隊支持曹植,為曹植出謀劃策。身為曹植的半個師傅和心腹,楊修一次次的揣測曹操心意,讓曹植表現出曹操所喜歡的模樣,讓曹操既欣喜又疑惑,感覺被人看了個通透,感覺曹植與他最為相似,好幾次差點就宣布立曹植為世子。

    可惜聰明過甚,到頭來事與願違。曹丕陣營雖然文學素養不如曹植,但其麾下的司馬懿、陳群等人,謀略與軍事理論卻是遠勝一籌。陳群偷偷讓曹操主動發現是楊修在為曹植出謀劃策,令曹操對曹植觀感直線下降,也在曹操心裏埋下一份對楊修的厭惡。

    作為曹丕和曹植最親近的幕僚,兩人難免有著明爭暗鬥。司馬懿低調堅忍,楊修高調囂張,兩人將自己的主子也都帶向了不同的方向。曹丕因失寵日益沉鬱堅忍,曹植卻因恃寵日益酗酒狂放,最後曹丕高貴為帝皇,曹植卻隻落得落寞一生,楊修終難逃一死。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別猶豫,趕緊下載微風小說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