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尋龍記

第五百一十六章 江東雙壁(1/2)

    第五百一十六章 江東雙壁

    大江東去,濁浪翻滾,船行如同脫韁野馬,迅速向下遊駛去。諸葛亮站在船頭,江風在他頭頂上卷積著烏雲,仿佛在醞釀一場雷暴。諸葛亮望著遠去建康的戰船,那上麵載有自己至親的兩位姐姐,自己該怎樣做才能讓她們不會受到傷害?

    戰船經過豫章郡的軍事重鎮柴桑縣,遠望廬山主峰如畫,山腳就是大鄱陽湖,江東破賊校尉淩『操』和孫堅的外甥徐琨就在此處『操』練水軍。而若不是廬江戰事吃緊,周瑜平日也在柴桑『操』練水軍,而鄱陽湖水軍的假想敵正是青龍軍。實際上,孫權在豫章郡極西的鹹寧縣陸水湖畔,還秘密訓練了一支精兵,從此處越過五尖山黃茅嶺,一夜之間即可達到巴陵城下。拿下巴陵,就控製了洞庭湖,同時控製了湘江和長江水道,所有的荊州青龍軍重鎮,都在巴陵戰船三日三夜控製範圍內,即使想閃擊陳龍的老巢零陵,青龍水軍也絕對來不及調動重兵回防。而對荊州的戰爭一旦發動,第一個目標,就是與黃祖合謀,三麵夾擊漢陽城,將黃忠和戲誌才徹底消滅,孫策也能夠報了殺父之仇。

    為了此事周公瑾謀劃多年,就在即將發動的前夕,沒想到曹『操』的青州兵風卷殘雲般攻克徐州,剿滅陶謙,曹豹投降,旋即南下攻克壽春,七路大軍兵鋒所指,直奔孫策轄下的軍事重鎮合淝。夏侯惇親自出馬槍挑了守將,拿下合淝城之後,五路大軍直『逼』廬江,江東軍所有針對青龍軍的布置,都成為了夢幻泡影。

    孫策親自領軍從建康渡江進駐廬江,準備在江右做最後的殊死抵抗。周瑜聞訊,也從柴桑緊急趕赴廬江,並帶領了兩萬鄱陽湖水軍封鎖控製廬江城長江渡口。即使廬江城真的抵擋不住,也要留下這唯一逃生的長江通道。

    孫策雖勇,謀略不足,見到周瑜,猶如劉備見到了諸葛亮,連忙問起托之策。周公瑾一路趕來,心中已經有了腹稿,當即道:“為今之計,隻有摒棄前嫌,謀求孫龍聯盟,共同抵禦曹『操』。”

    此言一出,孫策盛怒,殺父之仇不共戴,抽劍就要斬了發的好友周瑜。江東猛虎孫堅娶錢塘吳姓女子為妻,生四子一女,依次是孫策、孫權、孫翊、孫匡,以及一女孫尚香。孫堅長年在外南征北戰,將家眷留在壽春,舒縣人周瑜慕孫策之名,專程到壽春拜訪。公瑾和伯符兩人同歲,均是少年有誌,英達夙成。因而壽春一見,便推誠相待,結為好友。周瑜勸孫策移居舒縣,以便往來,孫策應允。於是,周瑜便讓出靠道邊的大宅院給孫策居住,且升堂拜母,成為通家之好。後來孫堅死於黃忠之手,孫策與周瑜相約渡江結納江東豪俊之士,待養成羽翼,當與青龍軍決一死戰,殺黃忠為父報仇。

    壽春名士張紘感其忠壯之氣,對孫策道:“當年西周王道陵遲,齊桓公、晉文公才能應運而起;王室一旦安寧,諸侯就隻能貢奉周朝,盡臣子的職分了。您繼承父輩威烈,驍勇善戰,假如真能棲身丹陽,召集吳郡、會稽兵馬,那麽,荊揚二州自可掃平,報仇雪恥也指日可待。那時您憑倚長江,奮發威德,掃除群雄,匡輔漢室,所建的功業,絕不會下於齊桓、晉文,定會流芳千古,豈止作一個外藩呢目前世『亂』多難,如果您想建功立業,就當南渡,我將與好友一起去支持您。”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別猶豫,趕緊下載微風小說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