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尋龍記

第五百一十三章 指點江山(1/2)

    第五百一十三章 指點江山

    黃鶴一去不複返,白雲千載空悠悠。-------唐崔顥《黃鶴樓》

    話黃鶴樓聳構巍峨,高標巃嵸,上倚河漢,下臨江流;重簷翼館,四闥霞敞,坐窺井邑,俯拍雲煙,極長川之浩浩,見眾山之累累,登臨下望,好一處錦繡山川。

    孫權殷勤引導諸葛二雪,一眾人回環往複,登上百餘級木質台階,終於到了黃鶴樓頂,眾人下望長江無邊無際,孫仲謀想起一生理想,胸中抱負難展,喟然歎曰:“黃鶴來時,歌城郭之並是;浮雲一去,惜人世之俱非。”

    諸葛亮聽到孫權此語,鵝『毛』扇輕輕揮動道:“仲謀,江東除了張子布精於內政,還有周公瑾足智多謀,人稱江東中流砥柱。有如此謀主,何必害怕曹賊?”夢雪和若雪聽了,想起到江東見孫伯符和周公瑾的戲言,不由心生向往。兩人嘀嘀咕咕,到了一邊去看江景,也不知在打什麽新的主意。

    孫權回應諸葛亮道:“非是害怕曹賊,然而不瞞孔明,從合肥之戰開始,江東軍節節敗退,如今我兄長雖死守廬江,又有周公瑾運籌帷幄,然曹兵五路齊攻,氣勢滔,江東軍還是形勢危殆。若在短時間內不能扭轉局麵,恐怕隻有徒長江南岸,則長江之北將全部姓曹。”

    “曹軍若在簇生根,設立軍港,打造戰船,則長江航道將不再是江東所能控製。向東至濡須口,向西至江夏,長達千裏的戰線上,隨時隨地可能渡江。一旦曹魏幾十萬雄兵渡江後,以江東區區十幾萬精兵,恐怕很難保境安民。若是建康百姓因孫氏的抵抗遭到屠戮,則我孫權也是千古罪人啊!”孫權的碧眼望向遠處的蒼穹,聲音中多了幾分蒼涼。

    諸葛亮仍是雲淡風輕,指著對麵的江岸道:“仲謀勿憂。若非曹賊勢大,焉有青龍軍和江東軍的聯合抗擔你來看,對麵就是黃祖的卻月城,從這裏出發,可以繞道麻城、金寨,出六安,即是合肥城。”孫權眼睛一亮,原來諸葛亮指點江山之際,已經有了軍事謀劃,正應該仔細傾聽。

    諸葛亮鵝『毛』扇輕搖,繼續道:“江對岸的地理,仲謀和公瑾應該比我更清楚。隻不過,黃祖現在與江東的關係,究竟是如何呢?若是我軍要在對岸登陸,借道偷襲合肥,恐怕要事先征得黃祖同意呢。”

    孫權點頭道:“孔明此計甚好。我從廬江來此之前,公瑾也多次和我提到,若是青龍軍能繞到曹軍後方偷襲,保證能令曹『操』回軍救援,則我江東軍趁機從廬江殺出,追擊撤湍曹軍,可獲全勝。公瑾與孔明的妙計,果然不謀而合。”

    諸葛亮眯起雙眼沉默微笑,孫權繼續道:“可是這個黃祖的態度,在下卻不知該從何起。”

    諸葛亮微微側身,做了個洗耳恭聽的姿勢,孫權道:“按理,當初黃祖請我們幫他從黃忠和戲誌才手裏守住江夏,應該與我們同心協力才對。可是,事實上黃祖對我們孫家的將領也防範甚嚴,似乎害怕被我們吞並,江麵上兩軍摩擦不斷。從這一點來,我並沒有信心服黃祖,或者我對黃祖究竟持有什麽立場,完全沒有把握。”

    諸葛亮微笑點頭,睿智的目光仿佛穿透千裏江山,道:“黃祖坐擁彈丸之地,卻因為青龍軍和江東軍之間的微妙關係,夢想做一個不倒翁,與大勢力平起平坐。他能有這樣的底氣,恐怕事情也沒有這麽簡單。”

    孫權聞言,身軀微微一抖道:“黃祖背後,若是有其它勢力,那就危險了。”諸葛亮點頭道:“卻月城之北,穿越雞公山和靈山,便是袁術汝南地界,焉知黃祖沒有勾結。”

    這一回孫權黃眉皺起,聲音中帶了一絲顫抖:“若是他勾結袁術,要麽是置身事外,要麽是對江夏有野心。若是黃祖勾結的是曹賊?那可就更加……大事不妙。不行,我這就要返回江北,回廬江向兄長和公瑾匯報此事。”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