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尋龍記

第二百一十六章 南陽豔遇(1/3)

    第二百一十五章 南陽豔遇

    九華帳深夜悄悄,反魂香降夫人魂。---------唐.白居易

    《李夫人-鑒嬖惑也》

    話說荊州自陳龍統一之後,養士強兵、穩固邊防、輕徭薄賦、廣納流民、開墾荒地、崇尚教育、開發科技,政治上清明而上進,在任的高級官員基本上都是陳龍親自甄選,自然有光腦輔助,都是史書中沒有記載過有失德貪腐之人。因此百姓生活漸漸脫貧安定,人心思安,而士族大家漸漸收斂,並不敢在荊州過分張狂。

    在這個大好局麵之下,隨著陳龍將治所遷移到襄陽,戰略重心北移,蔣琬、李撰等內政官員也舉家遷至襄陽,零陵太守交給了黃蓋之父黃安代理。荊州治下,果然富庶繁華,除了人口增加,荊州的賦稅也大幅增長,比之零陵時期上升了一個數量級,而因為戰爭難免,陳龍還是圈定了不少的軍費,大部分用於水軍,準備控製長江、漢江兩條黃金水道,大做水運生意,打擊水匪江盜,給整個荊州帶來極大的利潤增長。

    荊州洲運蒸蒸日上之際,陳龍告別諸美妻,隻帶童飛飛和幾十名護衛北上,名義上是去長安麵聖謝恩,實際上是要接回身懷六甲的蔡琰。至於蔡琰會怎麽想,陳龍全然不知,隻想當麵訴說衷情。

    大漢朝荊州牧、南鄉候陳龍,胯下飛龍如雪,鞍上美男如龍,腰間懸著一柄特製的馬刀,美豔的童飛飛在邊上騎著小棗紅馬相隨,周倉在身後背著龍膽亮銀槍,一行人車馬瀝瀝、駿駟奔騰,頗為高調,直引路人側目,不知是哪家的公子美眷?真是讓人羨慕。

    由樊城北上,陳龍第一個目的地是宛城。大家沒看錯,確實是宛城,陳龍是為了感謝上次張繡、賈詡答應出兵彈壓張允的恩,當然也是為了試探賈詡之心。

    宛城自古重鎮,控製著洛陽和許昌的陸路行軍咽喉,正史中曹操、袁術必爭之地也,距離洛陽和許昌的距離都非常近。曹操還遭遇淯水之敗,長子曹昂、侄子曹安民、大將典韋等都被張繡所殺。《說文解字》解釋宛字,“宛,屈草自覆也”,其義為“四方高中央下”,符合南陽西、北、東三麵環山,當中低平的盆地地貌特征;“屈草自覆”為芳草蓋地,植被蔥綠貌。春秋初期,南方的楚國日益強大起來,先後向北吞並了漢水流域諸國,呂、申兩國也被楚文王所滅。楚國占據了這片既有沃野美壤,又有江河之便的土地之後,便在這裏建置宛邑,作為問鼎中原的基地。宛之名自此而始。其後,宛由地域名,演變成為今日的重鎮“宛城”。

    張寧的諜報部門在長江以北的布局,基本覆蓋了重鎮,宛城也有網點兒,情報能力尚可,所以陳龍對宛城的兵力部署有所掌握。但賈詡的智謀也是深不可測,所以決不能暴露網點兒,也難揣測賈詡之心。

    賈詡自私自利的屬性是肯定的,自我保護的也很好,陳龍一直覺得賈詡對自己有所忌憚,不知是不是錯覺。賈詡一直對涉及陳龍的事情留著餘地,卻是不爭的事實,在陳龍與劉表爭奪荊州這件事上,還不大不小的幫了一把陳龍。

    陳龍一行沿驛路北上,漸漸出了荊州地盤,道路略顯荒蕪,倒也無人前來招惹。放眼民生仍然凋敝,越往北走越少見人煙,連道路也不太平整。幸好都是武藝在身的江湖兒女,倒也不怕顛簸。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