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尋龍記

第一百六十五章 鮮卑喋血(1/2)

    匈奴屢不平,漢將欲縱橫。----------唐.竇威《橫吹曲辭·出塞》

    話說草原之夜,星空迷醉,青草山坡,夜風習習,褚飛燕與陳龍同觀星河,似乎出了許多曖昧,兩邊的部下都看在眼裏,樂在心頭。陳龍如深入幻境,半夢半醒,隻做不知,卻也對飛燕疼愛有加。

    清早出了軍帳,草原雖冷,卻是生機勃勃、空氣清新,格外令人清醒。周不疑正在開主公的玩笑,忽然偵查騎兵稟報,大概十裏外有匈奴的千人隊。陳龍迅速下令,讓趙雲部署防禦,聽匈奴蹄聲南下,知道是組隊南下搶掠的大隊。

    陳龍心中猶豫,自己如果任其南下,當然可以隱藏部隊信息,讓左賢王劉豹更加沒有防備;可是想想如果不管不顧,不知有多少中原百姓又要遭殃,喪生與匈奴鐵蹄之下。

    不知不覺間,褚飛燕已經到了陳龍身後。她本初嚐愛情滋味,看到陳龍 正在回味無窮,忽然聽到有匈奴騎兵南下,立刻柳眉倒豎道:“陳龍,你忘了一路看到多少無辜百姓的枯骨了?”

    陳龍扭頭看見褚飛燕,見她騎一匹高頭大青馬,穿了一身鐵灰色的勁裝,趁著一身細甲,腰懸長長的佩劍,加上修長的身材,挺拔的身姿,更是顯得威風凜凜。盯著她看了一會兒,見褚飛燕軟化下來,笑道:“飛燕妹妹,你說的很對,我豈能為了一己私立,讓百姓受苦?你哥哥剛剛占據一些城市,無力保護鄉村,就讓咱們迅速出擊,打的匈奴不敢南顧,可好?”

    褚飛燕眼中,終於顯出笑意,重溫起昨日溫存,看陳龍的眼中開始閃出小星星。陳龍來不及和她眉來眼去,手中馬刀一舉,大喝道:“兒郎們!咱們都是大漢子民,都有父母妻子,都有兄弟姐妹,如今外邦異族劫掠華夏,燒殺搶掠,無惡不作,我等豈能坐視不理!”眾兵轟然應答,眼中都有不平之色。

    “聽我將令,子龍、傅彤領第一團、第二團五千騎兵在左翼,我和元直領第三團、第四團五千騎兵在右翼,黑山軍騎兵為合後,方向東南十裏處。敵軍不過千人,接敵時不必猶疑,迎頭痛擊,反抗者殺無赦!出發!”

    眾兵將都是聽的血脈賁張,頭一回主公毫無保留,發出了殺無赦的命令,想是沿路看的白骨太多,真的對匈奴兵的殘暴動了真怒。騎兵洪流迅速出發,倏忽間已是超過五裏,那行軍中的匈奴千人隊立刻捕捉到了千軍萬馬般的蹄聲,驚疑不定望著西北方向,一時搞不清應該防禦還是應該逃跑。

    其實,這支千人隊騎兵並非真正的匈奴兵,而是鮮卑人的部隊。西漢初年,東胡王被匈奴冒頓單於擊滅後,作為東胡最大支屬的鮮卑遠逃至遼東塞外,南與烏桓為鄰,未曾直接與大漢朝發生關係。東漢劉秀初年,匈奴常率鮮卑、烏桓寇抄大漢北部邊陲。直到南匈奴歸附大漢,鮮卑才開始與漢通譯使往來。

    建武三十年(公元54年),鮮卑大人於仇賁率人詣闕朝貢,漢封於仇賁為王。自此,曆經明、章二世,邊塞相安無事。

    漢和帝劉肇即位,國力鼎盛,史稱:“永元之隆”。永元五年(公元93年),班超大破焉耆、尉犁,西域降附者五十餘國。永元六年(公元94年),又以光祿勳鄧鴻為主將,統帥越騎校尉馮柱、行度遼將軍朱徽、使匈奴中郎將杜崇、護烏桓校尉任尚、行度遼將軍龐奮、越騎校尉馮柱等大破北匈奴,北匈奴被迫向西遁走,越過陰山,鮮卑乘虛進據其地。匈奴餘者十餘萬戶,皆自號鮮卑,於是鮮卑漸強,不斷侵擾漢邊,為患更甚於匈奴。至檀石槐統治時(公元156至181年),寇抄最甚。檀石槐分其廣大領地為三部,自右北平東至遼東,接夫餘、穢貊二十餘邑,為東部;自右北平西至上穀十餘邑為中部;自上穀西至敦煌、烏孫二十餘邑為西部。三部各置大人領之。漢靈帝即位以後,幽、並、涼三州緣邊諸郡無歲不被鮮卑抄略,損失不可勝計。因此熹平五年(公元176年),漢靈帝召集百官商議對付鮮卑的策略。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別猶豫,趕緊下載微風小說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