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尋龍記

第一百二十八章 喬裝打扮(1/2)

    雄兔腳撲朔,雌兔眼迷離。---------北朝民歌《木蘭詩》

    話說陳龍占據長安,再立舊朝廷,以對抗洛陽董卓新立的漢獻帝。此時東西兩京各自坐鎮了一個皇帝,不知今後的史官們會如何評價這一階段?

    趙達暗中從洛陽趕來,將洛陽最近的情況一一道來。原來,漢朝此刻出了個雙黃蛋,朝堂百官自然而然分為兩派,原來忠於何太後的紛紛出走,或隱居或割據,或想法設法到達長安,其中不乏盧植這樣的名將。董卓雖然殘暴,也要忙著收買人心,在賈詡等幕僚們的建議下,董卓開始親近士人,征召名士如荀爽、韓融、陳紀等入朝為官,對在朝的大儒百般撫慰,其中蔡邕成為董卓最信任的幕僚。

    同時,董卓又重用司徒王允,讓他取代楊彪成為司徒兼尚書令,選拔大量名士,都大肆加官進爵,如韓馥、劉岱、孔伷、張谘、孔融、應劭、張邈等擔任地方太守等要職,甚至不計前嫌,對厭惡自己而棄官而走的袁紹、王匡、鮑信等人授以太守,以示和解之意。但坊間謠傳,王允並非真心侍奉董卓,而是暗中聯絡反董之人,不知真假。

    不得不說,董卓依托於自己的超強實力,和洛陽本身的京都地位,以及漢獻帝劉協這塊招牌,確實籠絡了不少人心。特別是董太皇太後一脈的官員,都受了董卓的蠱惑,心恨何太後殺死董太皇太後,慢慢都倒向董卓。

    政治上,長安和洛陽暫時勢均力敵,陳龍也讓漢少帝發出各地任命的詔命,於是地方官們手裏都有了兩份任命。又將朝廷的三公九卿各位大臣的任命告知天下,任命陳龍為大將軍,同樣在朝堂上決定天下大事,長安和洛陽,各自上演著宮廷大戲。最可憐是兩個小皇帝,無不是被人當成了坐蠟的洋槍。

    董卓被漢少帝列為天字頭號通緝犯,凡是生擒董卓獻給朝廷的,封子孫萬戶侯,給予正號將軍銜,賞五銖錢五百萬貫;凡是殺敵董卓獻其頭顱的,封子孫萬戶侯,給予雜號將軍銜,賞五銖錢三百萬貫。而陳龍也被漢獻帝列為天字頭號通緝犯,報價比董卓隻高不低。

    政治上相互對立,軍事上也是緊鑼密鼓。在兩京政治上風雲變幻的同時,風陵渡口的交通早已斷絕,密密麻麻全是董卓的兵船,華雄、高順的先頭部隊半是西涼鐵騎,半是號稱陷陣營的步兵,攻城器具齊備,可謂陣容鼎盛;樊稠、張濟後軍全是攻城部隊,各個身背鐵弓,手持鋼刀鐵盾,陣容齊整,氣勢滔天,果然是天下精兵。

    陳龍兵少,潼關隻派出了兩千兵駐守,由波才統領。波才無力保護渡口,幹脆全部縮回潼關,布置全麵防守。戰鼓聲已經從不遠處的渡口隆隆傳來,鼓聲越過潼關,直傳入長安城,從何太後、漢少帝到普通百姓,都感覺戰栗驚悚,惶惶不可終日。

    陳龍和黃蓋、荀攸、潘濬、甘寧等眾將都在將軍府,詳細擬定防守計劃。長安西麵,陳龍安排鍾繇領五百人守衛,鍾繇已經聯絡上了皇甫嵩和孫堅的部隊,他們會繼續在西麵抵擋叛軍,保證長安西麵不會受攻。長安北麵的邙山,地勢起伏,無法擺開部隊,並非戰場,所以長安北麵陳龍隻安排了盧植領千人守城,遇事以狼煙為號,及時傳訊即可。長安南麵,地勢開闊,但有天然河水阻隔,陳龍安排了約三千人守城,由潘濬、甘寧帶隊,可保無虞。剩餘的四千餘將士,均集中在東麵,陳龍親自統領、黃蓋、荀攸、趙弘及特種部隊為輔助,一旦華雄的部隊突破潼關,好接應波才的部隊入城。

    長安自古就是堅城,加上城裏物資豐富,城頭上擺滿了密密麻麻的弓矢、巨石、大鍋、幹柴、桐油等守城物資。黃蓋還從長安的武庫裏發現了數十架巨弩,本是專門對付野戰時西涼騎兵衝鋒的,也被黃蓋命人拉上了城頭。

    守城無非兵力分配和物資分配,製定各門之間的傳訊措施。陳龍見萬事妥當,微笑對黃蓋和荀攸道:“有公覆和公達守城,我無憂矣。未央宮有原長安守將蓋勳帶千人守衛,也可保無虞。我們要做的,就是挫敵銳氣、穩守反擊,耗幹華雄兵團的軍糧,等趙雲大軍一到,再讓華雄的疲憊之兵知道青龍軍的厲害。”眾將轟然應道:“遵令!”士氣十分高漲。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別猶豫,趕緊下載微風小說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