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尋龍記

第一百二十一章 噩耗頻傳(1/3)

    福無雙至,禍不單行。--------漢.劉向《說苑.權謀》

    話說按照郭嘉定計,陳龍大軍已發劍閣,若董卓軍在商洛山中不動,則必然遭到青龍軍第一軍團的伏擊。陳龍偽裝的鹽船到了江州休整,卻在江州等來了漢家朝廷地震般的消息。從蘇曼的口中證實,董卓軍已經放棄伏擊計劃,曉夜行軍直撲洛陽而去。

    郭嘉率先從震驚中清醒過來,起身說道:“洛陽、長安互為唇齒,長安更是阻擋西涼兵馬進入中原的門戶。今長安門戶洞開,董卓軍又早駐屯在商洛山中,到洛陽完全沒有阻擋,我軍已是攔阻不及。為今之計,隻有趁董卓到洛陽後立腳未穩,迅速占領長安,也許可以獲得和董卓談判的權量。”

    權量的意思,相當於現代的砝碼。得到長安,確實是唯一出其不意,阻斷董卓大後方的辦法。一旦董卓在洛陽興風作浪,長安作為距離洛陽最近的大城,又在董卓西涼軍馬的咽喉要道上,董卓絕不敢無視陳龍的威脅。如果陳龍想保護何皇後等皇族,左右董卓的決定,也就有了與董卓談判的條件。

    周不疑道:“問題是咱們和劉焉達成的協議怎麽辦?”

    陳龍思索道:“箭在弦上,不得不發。完成和劉焉的協議是勢在必行,不過恐怕得分兵。咱們留下兩萬人幫助劉焉拿下漢中,另外一萬人迅速突破陽平關,出關後直奔長安搶城。這樣在劉焉這裏也不算違約。”

    “可是劍閣行軍,糧草輜重,武器馬匹,都可能受到劉焉的牽製,遷延時日。等董卓在洛陽站穩腳跟,恐怕很快就會派部隊進駐長安,到時候長安、洛陽都成泡影。”

    “所以,黃蓋已經集結到衡陽的一萬部隊,必須立刻由虛化實,真的沿最快路線進兵長安。黃蓋部隊必須以最快的速度去搶長安,反正路上已經沒有董卓伏兵攔阻,手裏還有朝廷的詔命,這樣一個月內,黃蓋軍應該可以拿下長安。”

    郭嘉點頭道:“主公所言極是。這樣雙管齊下,公覆先去搶下長安,劍閣的第一軍團再分一萬人也迅速突破陽平關奔赴長安,這樣有兩萬人拱衛長安堅城,應可抵禦董卓反撲。”

    周不疑道:“正是。等劉焉漢中戰事占優,第一軍團剩餘的士兵也就可以脫離戰場,迅速進兵長安,或成為長安的援兵。這樣長安的部隊可以達到四萬,再加上固守堅城,如果再聯合皇甫嵩和孫堅的部隊,董卓恐怕就隻能乖乖坐下來談判了。”

    陳龍見兩位謀士的辦法都如出一轍,歎了口氣道:“長安可定,那洛陽該怎麽辦?”在座眾人,一時都沉默下來。

    陳龍見眾人沉默,隻好自己繼續道:“袁紹、王允等以大將軍何進的名義下令,各地強者可以領兵到洛陽,意圖是逼何皇後同意對宦官出手。董卓可以帶兵上洛陽,那我零陵是不是也可以帶兵上洛陽?如果黃蓋不去長安,而是直奔洛陽,又會如何?長安就留給劍閣的部隊去搶。”

    眾人聞言,不由都低頭思索利害。陳龍心中,恨不得給每個將領都配上手機,或者電報,古代信息難通,真是影響戰略布置。暗探信使往來,需要時間,洛陽朝堂的變化卻是風雲變幻,等自己得到消息已是落後了幾十天,常常弄得自己措手不及。這回如果能順利拿下長安,就要做長遠打算,再也不走了。中原必須有自己的一席之地,才能做到信息靈通,誰想搶長安就跟誰幹。但似乎有點急功近利?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別猶豫,趕緊下載微風小說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