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君臨天下

第329章 宜安之戰(上)(1/3)

    秦王政十一年秋。秦軍大將桓齮率軍東出上黨,越太行山深入趙國後方,攻占了赤麗、宜安(今河北葶城西南),對趙都邯鄲構成嚴重威脅。

    秦軍出井陘之後,直接攻擊區域是在滹沱河之南。在這裏趙國建有眾多的城邑,在趙國失去了太原盆地之後,滹沱河下遊,成為了溝通趙國南北的必經之路。由於趙國的防禦重點在南北兩線,即雲中、雁門的趙北長城,以及邯鄲一帶的趙南長城,因此秦軍主力在滹沱河南岸並沒有受到太大阻力,很快就攻克了宜安、赤麗兩座城邑。

    按照白宣的戰略設想,攻趙秦軍應采取穩紮穩大的方式,擴大戰果,以滹沱河為依托,將趙國一分為二。在春秋時期,當時的中山國正是憑借有小黃河之稱的滹沱河之險,和趙國進行了長達百年的對抗。因此秦軍延滹沱河構築防線並以此為依托,在南岸攻城掠地擴大戰果的確是最佳選擇。但是趙王遷的一個決定改變了白宣的打算,因為趙王遷終於答應啟用李牧了。

    趙王遷的使臣來到代郡拜見代王嘉,並當場宣讀趙王遷的王詔。

    “王有命,命李牧率邊軍回援邯鄲,封李牧為上將軍,大趙軍隊悉聽上將軍調遣。上將軍,這是兵符將印,請上將軍即刻赴任,火速回援。”

    李牧看了一眼使者但並未伸手去接兵符將印,代王嘉說到:“將軍,國難當頭,我等應摒棄前嫌共同抗秦。”

    李牧:“代王,末將不是不肯出兵,末將有個條件需大王應允。”

    使者:“大王曰:隻要將軍答應為將,所有條件一概詔準。”

    李牧:“本將的條件隻有一個,司馬尚為副將鎮守邯鄲附近的漳水和南長城,此為本將與秦軍對抗之依托,乃重中之重。交給他人本將不放心。”

    使者:“下官立刻返回邯鄲並告大王,定叫司馬尚為上將軍副將,按照上將軍之意沿漳水以及南長城一線不防。上將軍還有其他條件嗎?”

    李牧:“本將統軍之後,大趙所有將士均歸本將調遣,本將如何作戰大王不得幹預。”

    使者:“下官定會把將軍之意傳告大王,大王也會答應將軍條件。上將軍,請接印。”

    李牧終於接過兵符將印,率領三萬趙國邊軍回防邯鄲,這三萬邊軍中有一萬人馬是雁門騎。當然,真正的雁門騎老兵隻有三千,其餘七千人馬都是從代郡邊軍中抽調的精銳騎兵。和白宣不能把鎮北軍主力全部抽調一樣,代郡邊軍是抗擊林胡和匈奴的主力,抽調三萬已經是極限,再多趙國邊防就會空虛。於是,李牧率邊軍主力與邯鄲派出的趙軍會合後,渡過滹沱河在宜安附近與秦軍對峙。李牧認為秦軍連續獲勝,士氣甚高,如倉促迎戰,勢難取勝。遂采取築壘固守,避免決戰,俟敵疲憊,伺機反攻的方針,拒不與秦軍接戰。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