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君臨天下

第10章 選對人了?(1/3)

    秦昭襄王五十一年,也就是邯鄲之戰結束後的第二年,秦國大將趙摻攻打韓國占了陽城(河南鄭州登封市),斬首四萬人。隨後攻打趙國,攻占了二十幾個縣,斬殺及俘虜了九萬趙軍。

    麵對秦軍咄咄逼人的態勢,大周朝最後一位為天子周赧王姬延非常恐慌。當時秦軍距離姬延寄身的西周國國都洛邑(今洛陽)隻有幾十裏,而此時周天子已經名存實亡,延續了八百多年的大周王朝淪落到天子居然沒有立錐之地的地步。可就算這樣,姬延也還是要和如狼似虎的大秦抗衡一下。畢竟大秦還是周朝的諸侯國,姬延還是名義上的天下共主。

    然而,秦昭襄王沒給姬延一點顏麵,當姬延悄悄和燕國、楚國密謀,準備聯合各國再訂立合縱盟約攻秦時,秦昭襄王在得知此事之後立即下令起兵攻打西周國。

    秦軍此戰不費吹灰之力就攻進了洛邑,擄獲姬延並把他壓倒秦國。隨後,秦昭襄王遷九鼎於鹹陽王宮,將王畿洛邑歸入大秦版圖。與此同時西周公姬咎降秦,盡獻其邑三十六城、民三萬,秦盡收其獻,歸其君於西周國。同年姬延死,東周亡。

    從西周立國開始到周赧王姬延死,周朝立國八百七十九年,從此以後天下再無周天子之名,大秦隱隱有了取代周朝的趨勢。

    東周滅亡讓六國大為震驚,當時天下能和強秦抗衡的隻有齊國。起先趙國的實力和秦國不相上下,但是經過大秦連年的蠶食尤其是長平之戰後,趙國疆域急劇縮水,軍力直線下降。

    趙國剛剛解了邯鄲之圍,還沒等喘口氣就被秦軍打得大敗,此時趙王和他的大臣們對秦軍從痛恨變成了畏懼。

    按理說,秦軍攻打趙國致使趙國喪師失地,趙王定會對趙政母子痛下殺手。然而趙王並沒有那樣去做,而是悄悄地讓公孫乾恢複了趙姬母子的待遇,雖然還是不如異人在的時候優越,但至少衣食無憂。

    在公孫乾的上下打點下,趙王同意在叢台上搭建木屋給趙姬母子和白宣居住,除了不能離開叢台之外,三人基本上是自由的。趙王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留有餘地,盡量不觸怒殺氣騰騰的秦王。

    然而趙王以及趙國貴族們的想法並不代表百姓,他們對秦人依舊恨之入骨。當趙國戰敗的消息傳來之後,邯鄲百姓在有心人的鼓動下,紛紛匯集到叢台周圍,叫喊著要殺了趙姬母子和白宣。

    趙王一麵派人彈壓百姓一麵派兵把叢台圍了起來,他總怕百姓一時興起作出不利於趙姬母子的事情給趙國引來殺身之禍。在這種情況下,白宣和趙姬母子隻能留在叢台上不出去,小小的叢台成了被邯鄲百姓包圍的孤島。每天從牆外傳進來的邯鄲百姓的喧囂聲讓趙姬母子戰戰兢兢,隻有白宣該吃吃該喝喝該幹嘛幹嘛。

    風雨樓內的廊柱上掛上了竹簾,雖不及珠玉製成的簾子奢侈華美但卻自有一番雅致。

    白宣坐在竹凳上,用一把小刀仔細的削著竹篾。竹篾削好之後,白宣將細竹篾絲、片,編成花紋精美的萬字、菊花、鬆柏長青、福祿壽喜等圖案,或者編織成各種花鳥蟲魚,山水人物。這是他新進開發出來的新產品,竹扇。

    白宣手裏正在編織的這些竹扇,是應公孫乾的要求準備獻給趙王以及後宮的後妃們的。用的材料是優質黃竹剖成的竹絲,每根竹絲的厚度就像人的頭發一般纖細,像鴨絨一樣輕巧,削製這樣的竹絲是極其考驗工匠的眼力和技巧的。

    白宣把扇麵編成後,給竹扇裝上用白色牛角製作的把柄,隨後用各色絲絛製成的帶著蝴蝶結的流蘇作為裝飾,一把精心編織的竹扇就算大功告成了。

    一把把竹扇擺在案上煞是好看,趙姬情不自禁的拿起一把把玩起來。她很想要一把,但她知道這些竹扇是用來賄賂趙王和他的後妃還有那些貴族官員的,也可以說他們三人的生死都寄托在這一把把竹扇上,因此趙姬不好意思開口討要。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