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君臨天下

第3章 人屠之後(1/3)

    大戰過後打掃戰場救死扶傷勢在必行,袁百將督促部下緊張有序的做著這些事。白宣回到他蘇醒的地方從那位死去的黑甲武士腰間解下劍鞘,當他想把劍鞘掛在自己腰間的時候卻發現自己的腰間是有劍鞘的。

    虎子翻開層層疊的屍體從下麵抽出一把長劍,他仔細的擦幹淨之後遞給了白宣。

    “阿宣,這是你的劍。”

    白宣接過長劍一看立刻發現這把長劍和普通秦軍使用的長劍不太一樣。這把劍的形製和秦軍所用的青銅長劍一樣,但是整個劍身並不是青銅打製。這把劍的劍身銀白雪亮、寒氣逼人,在陽光的照射下可以看見劍身上層層疊疊的雪花紋,以白宣對刀劍的了解他可以肯定的是,這把劍使用的材質是百煉鋼。

    劍柄、護手和劍鍔做工考究,使用的是饕餮紋路,饕餮的雙眼使用綠鬆石鑲嵌。劍鍔上還刻著一個字,“起”。這把劍和普通長劍相比顯得很是華麗,同時又鋒利無匹,殺氣騰騰。一眼就可以看出,這絕不是普通秦軍使用的長劍。

    一般來說,劍鍔處的銘文不是這把劍的名字就是主人的名字。可以肯定的是一個“起”字絕不是這把劍的名字,因為曆史上的名劍都有一個響亮的名號,比如棠溪、墨曜(墨陽)、合伯、鄧師、宛馮、龍泉、太阿、莫邪和幹將等。那麽這個“起”字就應該是這把劍主人的名字。

    一個“起”字讓白宣心中豁然開朗,虎子肯定的說這把劍是白宣的,白宣姓白名字叫做宣,而這把劍的主人名字叫做起,如果這把劍是白宣的長輩所賜那麽也就是說這把劍的原主應該是,白起!

    白起呀,這個名字絕對是震古爍今的。白起,秦國郿縣(今陝西省眉縣常興鎮白家村)人,出自羋姓。楚國白公勝後裔,是華夏戰國時期的軍事家、秦國名將,兵家代表人物。

    白起善於用兵,與來自楚國的秦宣太後異父同母的長弟穰侯魏冉的關係很好。白起在秦昭襄王時征戰六國,為秦國統一六國做出了巨大的貢獻。曾在伊闋之戰大破魏韓聯軍,攻陷楚國國都郢城,長平之戰重創趙國主力功勳赫赫。白起擔任秦國將領三十多年,攻城七十餘座,殲滅近百萬敵軍,被封為武安君。

    白起是繼孫武、吳起之後又一個傑出的統帥,《千字文》將他與廉頗、李牧、王翦並稱為戰國四大名將,位列戰國四大名將之首。

    白起作為一個老秦人是純粹的行伍出身,他從小兵開始,在殺戮與拚殺中憑借戰功名留後世,其主要戰績如下:

    秦獻公二十一年,與晉戰於石門,斬首六萬;

    秦惠文王七年,與魏戰,斬首八萬;

    秦惠文王後(宣太後羋八子)元七年,秦敗趙韓等五國兵,斬首八萬二千;

    秦惠文王後元十一年,敗韓岸門,斬首八萬;

    秦惠文王後元十三年,擊楚於丹陽,斬首八萬;

    秦武王四年,拔韓宜陽,斬首六萬;

    秦昭襄王六年,伐楚,斬首兩萬。

    秦昭襄王十四年,白起攻韓、魏於伊闕,斬首二十四萬;

    秦昭襄王三十二年,攻魏,斬首四萬;

    秦昭襄王三十三年,攻魏,斬首十五萬;

    秦昭襄王四十三年,白起攻韓,拔九城,斬首五萬;

    秦昭襄王四十七年,白起破趙於長平,四十餘萬盡殺之。

    長平之戰中,白起殲滅趙軍四十五萬,其中四十萬降兵被白起下令活埋。盡管史料上記載的死亡人數或有誇大,不過據後世學者梁啟超考證,整個戰國期間共戰死兩百萬人,白起以殲滅近百萬敵軍的戰績獨占其二分之一。真可謂百戰百勝,軍神之名當之無愧。六國將士聞白起之名而膽寒,因懼其威名故此送給白起一個綽號,“人屠”。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