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戀何歡

第三十章

桃花塢果然名不虛傳。整個度假村是仿古建築,兩人買票入門,入目就是大門後麵一牆白色影壁,上書陶淵明的名篇《桃花源記》。 繞過影壁,豁然開朗,遠處一片桃花林,看上去真把“芳草鮮美,落英繽紛”的美景營造在了眼前。桃花林外,點綴有三兩木屋,數池碧水,池邊栽幾杆翠竹,池中建兩座竹亭。林湄一見,就立刻喜歡上了這裏,轉頭對周子揚說:“看來今天我們進了桃花源了。” 周子揚點頭讚同:“我們今天就來做一回武陵人!” 兩人在竹亭上歇了一小會兒,就相攜走向了桃林。到了山腳下,隻見桃樹足有上萬株,綴成粉紅與雪白相間的花潮,在春光中開得格外喧鬧,密密層層,宛如一片朝霞。有的迎風初綻,嫣然含笑;有的含苞待放,半藏半露。一陣風吹來,朵朵桃花就像一隻隻花蝴蝶,撲打著翅膀,翩翩起舞,叫人目不暇給,神迷意醉。 兩人在花海裏徜徉著,看看這一朵,看看那一朵,心情也像這桃花一樣燦爛起來。看到林湄被眼前的美景完全吸引,周子揚說:“我有個提議,光看不說有些單調,不如我們說一說描寫桃花的詩詞吧!” 林湄抿嘴一笑,說:“周師兄不愧是文學院的才子,想出的提議也離不開文學,不過我肚子裏的詩詞可不如師兄多。”“你這個才女就別謙虛了。我們誰先來?”周子揚說。“我先來。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長恨春歸無覓處,不知轉入此中來。”林湄先說了一首。 周子揚看著麵前的林湄站在花樹下,芙蓉粉麵上綴了幾滴汗珠,在桃花的映照下,嫣比桃花,美得難描難畫。不由得脫口吟出:“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之子於歸,宜其室家。” 林湄卻沒多想,笑著說:“師兄你把最老的詩都搬出來了。我說一首桃花源的:尋得桃源好避秦,桃紅又是一年春。花飛莫遣隨流水,怕有漁郎來問津。”周子揚心中一凜,想了一下接著說:“村南無限桃花發,唯我多情獨自來。日暮風吹紅滿地,無人解惜為誰開。” 林湄笑了笑,接到:“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麵桃花相映紅。人麵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周子揚心裏有點不安,林湄不是故意的吧?怎麽選這樣的詩?她是不是在暗示什麽?於是他接著說:“隱隱飛橋隔野煙,石磯西畔問漁船。桃花盡日隨流水,洞在清溪何處邊?” 兩人你來我往,一會兒就說了10幾首詩詞。到了最後,林湄說:“師兄我認輸了,我肚子裏的桃花詩都倒幹淨了,再也想不出來了。”周子揚笑著說:“已經很不錯了,差不多比較有名的桃花詩咱們也說的差不多了。” 兩人在桃林裏逛了兩個多小時,一直走到中午,才到山穀裏麵的餐廳吃飯。餐廳的名字也起得雅致,叫做“五畝園”。周子揚一見這個名字,就對林湄說:“這個度假村的老板還真是一位文人雅士。” 周子揚這麽說,是熟知桃花塢的典故。桃花塢此名,最早出現在蘇州一地,唐宋年間已有此名,之後在曆史上多有興廢。最早是農桑之地,到宋熙寧年間,有人在那裏築台冶園,柳堤花塢,風物一新,稱“五畝園”。桃花塢曾吸引很多名人雅士為此吟詩作賦,比較有名的是唐寅所作的《桃花庵歌》: 桃花塢裏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桃花仙人種桃樹,又摘桃花換酒錢。酒醒隻在花前坐,酒醉還來花下眠。半醒半醉日複日,花落花開年複年。但願老死花酒間,不願鞠躬車馬前。車塵馬足顯者事,酒盞花枝隱士緣。若將顯者比隱士,一在平地一在天。若將花酒比車馬,彼何碌碌我何閑。別人笑我太瘋癲,我笑他人看不穿。不見五陵豪傑墓,無花無酒鋤作田。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