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大明攝政王

第八百二十一章 攝政王(2/3)

    三百年一轉氣運說,在中國已經是無可顛覆的真理了。

    這個時候,沒有人太多執著於華夷大防,無非又是一個新的蒙元王朝,朝代更迭,與百姓無關。而士大夫和武將們,隻要給他們原有的利益就可以了。

    隻有山東,隻有山東在詭異的平靜之中。

    在原本的曆史上,阿巴泰率淮塔等人打下山東,剿滅幾股農民軍,然後淮塔打下徐州,淮安,是清軍三路兵中的偏師。

    但在這個時空,恐怕殺了阿巴泰這位饒餘貝勒也不敢下山東了。

    清軍各旗之下,願意到山東和張守仁硬碰的也是寥寥無已。

    沒有人領路,大勢上清國一方也是兩眼一抹黑,他們隻覺得,能打下多少地方先打下來,然後再理會張守仁之事。

    或者,在明國滅亡之後,以收買的辦法來解決山東。

    一省之地,畢竟不能對抗全國。但八旗也不想拚個魚死網破,最好就是用忽必烈當年收買山東軍閥之法,許給張守仁世侯之位便是。

    順治元年,便是這樣過去。

    弘光之後,潞王投降,魯監國曇花一現,隆武帝被殺,廣州偽帝被殺。

    一年之內,除了雲貴之外,整個大明,已經盡落於八旗之手。

    這樣的速度,當然令八旗上下十分驕狂。順治元年下半年,剃發令頒布,原本穩定的局麵,頓時就反轉過來了!

    “我等的當然就是這個。”

    在這之前,張守仁的隱忍令人十分難解。山東的軍伍建設到十七年時經曆了整整七年,金礦,海外貿易,鐵礦收益,屯田莊園,幾大塊的收益加起來已經超過三千萬兩,雖然全國大亂導致商業萎靡,但之前的積儲也足夠打一兩年的戰爭了。

    六十萬陸軍和五萬人的水師並陸戰隊,超過兩千門的火炮儲備,二十五萬支的火銃儲備,過億斤的火藥儲備,數十萬支長槍和鐵戟的儲備。

    光是軍官的腰刀便有數萬把,全部精鐵打造,十分犀利。

    而更叫人振奮的是騎兵的建設。

    在倭國蝦夷,張守仁打下一塊極大的養馬地,買來的好馬就養在那裏,幾年之間,已經有數千匹上等好馬,身高遠高出普通的蒙古馬,體重在一千斤以上,負重自然大為增加,哪怕是渾身重甲的突騎兵也可以乘騎這樣的戰馬進行衝刺,甚至能短途行軍。

    到這種兵強馬壯,放眼天下無人能敵的時候,張守仁卻是隱忍不發。

    借著改朝換代之際,他卻是將境內的多家親王和郡王,還有那些不法的鎮國將軍在內的宗室,全部趕出山東境內。

    這個舉動,叫人長出一口惡氣,也是叫不少人覺得,張守仁可能是要自己稱帝了。

    以他的威望來說,當然叫人不會說什麽,甚至將士們都十分高興。當然,文人和不少百姓也心存疑慮,整個山東,也有隱藏的不安情緒顯露出來。

    對大明宗法的認同,對未來的不確定,還有對清國席卷全國的驚懼……誰也不明白,張守仁到底是怎麽想的。

    一直到剃發令下,整個天下騷然之時,眾人才明白過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