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曆閑臣

第九百五十三章、大明楊家將(1/2)

    都知道北宋“楊家將”。

    但其實,在明朝也有“楊家將”。

    相較於我們熟知的北宋楊家將故事,大明楊家將有太多的相似之處,甚至有所超越。

    大明楊家將,是遼東地區著名的軍戶,其家族十幾代人,前赴後繼,可謂忠烈滿門,在大明兩百多年間繼承了北宋楊家將反抗侵略保家衛國的傳統,鎮守邊疆,驅逐外患。

    副將楊燮,便是其中一個,他是李成梁麾下的一員猛將。

    張簡修把楊燮帶進來了。

    楊燮的年齡介於李如鬆和李成梁之間,身材並不十分偉岸,隻是由於長年征戰的緣故,一張臉看起來飽經風霜,尤其那雙眼睛,炯炯有神,給人一種光芒四射的感覺。

    楊燮的話不多,進來後在水墨恒的示意下盤膝而坐。

    水墨恒端詳片刻,忽然笑了笑說:“想必楊將軍對此行的任務了然於胸吧?”

    一上來就是這句話。

    讓楊燮愣了一愣,之後他問:“水少保此言何意?”

    水墨恒沒有急著回答,而是舒了一口氣,然後悠然一聲歎:“你可是忠良之後啊!”

    這聲歎息,比剛才那句話還來得突兀,而且很值得玩味兒。

    不僅旁邊的莫顏和張簡修不明其意,就是楊燮自己都沒明白過來,都詫異地望著水墨恒。

    “楊家英才輩出,一代又一代,抵禦外患,鎮守遼東,到楊將軍這兒,已是第七代了吧?”

    “過獎!多謝水少保抬舉!”楊燮十分謙虛,客氣地抱拳施了一禮,隻是一直繃著臉,就像生下來不會笑似的。

    “你們楊家,原籍淮安府邳州,我沒記錯吧?”

    “正是。”

    “自第一代始祖楊得春於宣德年間奉調戍守遼東之後,你們楊家便在這兒落腳,一直堅守至今。你家族第二代楊安、第三代楊興都世襲先輩軍職,擔任前屯衛指揮。弘治年間,傳到楊茂、楊英兄弟,是為第四代,楊茂承襲前屯衛指揮軍職。”

    楊燮靜靜地聽著。

    隻是十分納悶兒,不明白水墨恒將他叫進來,為何先是問了一個莫名其妙的問題,然後如數家珍般說起他家族的事。

    幾個意思?

    水墨恒接著說:“到了嘉靖年間,第五代楊鎮兄弟及子孫輩,受到家風的熏陶和軍旅生活的鍛煉,一個個都嶄露頭角。楊鎮先後擔任京營都督同知、薊遼兩鎮總兵官。嘉靖末年,楊鎮的子侄楊維藩、楊維大,都成為遊擊將軍,而楊維藩正是楊將軍的先父。”

    “楊將軍的先父楊維藩,也就是第六代楊家將的代表,堪稱一位奇人,先給自己立墓碑,然後從軍,每次出征總抱著必死的決心,做好後事安排,不僅氣概過人,而且英雄了得。”

    “楊將軍算得楊家將的第七代傳人,不過第七代的代表人物不是將軍你,而是你堂兄楊照。他像現在的李成梁一樣,曾擔任遼東總兵官,並效仿宋代英雄嶽飛,在前胸後背都刺了‘盡忠保國’四字,隻可惜最後身中數箭而亡。”

    “楊將軍從參將升為副將,可謂李成梁的左臂右膀,難怪能得李成梁如此信任,將幾次重任都交給你,鎮守廣寧城的是你,這次隨我出征的依然是你。其實在遼東,你還有三個十分了得的侄兒輩,一個是楊紹勳,一個是楊紹祖,一個楊紹先。”

    說到這兒,水墨恒故意頓了頓,一眨不眨地望著楊燮,留意他神情舉止的變化。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