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曆閑臣

第七百六十二章、思路 震撼(1/2)

    對於從小便過著自給自足生活的莫顏來說,以為種田種地就是最好的謀生方式、賺錢方式。

    或許包括水冷天也這麽認為。

    對此,水墨恒並不感到奇怪,畢竟整個大明都處於農業社會,當然誰都習慣盯著土地。

    其實,他所倡導的早已超出這個範疇。從最開始的找人融資,到後來的雇傭勞動力,大力發展養殖業和畜牧業……

    這一套,明顯的資本主義軌跡!

    所以,莫顏和水冷天方向上有所偏差太正常。

    水墨恒笑了笑:“是這個道理吧?曾經的小雞、小鴨、小鵝,都已經長大,過不了多久就會陸續下蛋,一天怎麽也得有幾千隻,盡管每隻價格不高,可數量龐大啊,這又是一筆可觀的收入吧?待得明年開春,又會孵出一大堆小雞小鴨小鵝來,僅家禽這一項,養活天上人間應該不成問題。”

    莫顏津津有味地聽著。

    “還有家畜區,豬牛羊都會懷犢子,雖然數量和周期上遠遠不及家禽,可價值不菲,而且母豬一胎能生好多個小崽兒,養殖又不用花太多精力,給什麽它們吃什麽,豬從不挑食。”

    “由此,我還想到一個思路,咱不是還有幾千水軍等著安排事情做嗎?我也一直在觀察、等待。明年,咱們要不在附近開一個大型的養殖場,要不將家禽家畜分給他們拿回家養。”

    “分給他們拿回家養?”莫顏好奇、興致地問。

    “不錯。天上人間麵積就這麽大,所以無論種植還是養殖,規模都有一定限製,接納的勞動力終究有限。我粗略估計了一下,這裏接收兩千水軍應該是極限,能達到效益最大化。而據黃飛統計,八千水軍中有一半需要救濟,平時沒有穩定的收入來源。”

    “若開一個大型養殖場,將他們全召集過來,方法固然可行,但涉及到申請土地的問題。張先生去年便開始實施清田大計,若我在這個節骨眼兒上向太後、皇上開口,勢必會引起朝臣非議。”

    “所以,解決水軍的就業問題,最好的辦法是帶他們上路。他們有的是時間和勞力,缺乏的隻是資金和項目。你想,若每戶給他們分幾頭小豬小羊小牛,或幾十隻上百隻小雞小鴨小鵝,到了年底咱隻需收回成本。”

    “當然,也會分走一部分收益,畢竟是咱投資的。這樣,是不是讓他們有事可幹?而且還能掙錢,解決生活應該不成問題。養肥了多掙一些,養瘦了咱也不會虧待他們,總之,最終能達到一種互惠互贏的效果。”

    水墨恒一口氣說完,稍作停頓。

    莫顏沉吟片許,問道:“可有些人家窮得揭不開鍋,拿什麽喂養家禽家畜呢?咱這裏有時候還是與糧食調劑著喂給它們吃呢。”

    水墨恒解釋道:“是,那是因為咱人力有限,荒山野地有限。比如牛羊隻需有足夠的草就行,平常根本不需要糧食;而雞鴨鵝豬,若有專人照看,完全可以放養,需要的糧食也少很多。”

    “他們若養不大養不活怎麽辦?”莫顏又問。

    “具體細節問題,可以慢慢商量,逐步完善,這隻是我的一個大致思路,主要目的是為了幫助水軍解決就業與生計問題,但這思路可操作性很高,性質其實就相當於包幹到戶。”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