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曆閑臣

第五百零二章、詞臣與吏部尚書(1/2)

    從張居正接到訃告時起,京城裏就被這件事鬧得沸沸揚揚。其實大家議論的隻有一件事兒——

    張居正是去還是留?

    大明王朝官員的丁憂製度,施行了兩百多年,從不曾更易過。所有官員隻要一得到家中訃告,按照慣例,都要立即向皇上寫本子乞求回家守製三年。

    而皇上大凡遇到這種情況,也會立即作出批複,然後著吏部辦妥該官員開缺回籍事宜。

    如果皇上不允許,則稱之為“奪情”。

    但“奪情”這種事情,除了戰亂等少數情況,一般都極少發生。

    然而,張居正已經得到訃告三天,卻還沒有呈上奏本給皇上朱翊鈞申請守製。

    這就奇怪了……

    尤其是一些好事的官員,紛紛猜測這裏頭的種種可能。張居正到底幾個意思?難道連他父親過世都不想回家守製,仍要霸占著首輔的位子不讓嗎?

    ……

    ……

    這天上午,翰林院掌院學士王錫爵,帶著自己部屬吳中行、趙用賢匆匆趕到吏部衙門。

    直言要見吏部尚書張瀚。

    吏部尚書位列部院大臣之首,有“天官”一說,又稱塚宰。因掌握著天下官員的詮選拔擢之權,所以平時除了公事,極少在自己值房裏會見官員。即便是公事,四品以下的官員,也很難見到他。

    論級別,吳中行和趙用賢兩個都是五品,平常想見吏部尚書連門兒都沒有。

    可今天不一樣,這兩個人是在掌院學士王錫爵帶來的。

    張瀚不得不出麵接見。

    這一來,王錫爵官居三品,是詞臣的領袖,人望頗高;二來,王錫爵從不登門訪客,一般人想請他都請不來。

    張瀚身為吏部尚書,又豈能將他拒之門外?而且完全能夠猜到王錫爵等人來的目的。

    這個時候,除了議論張居正,別無它事。

    ……

    吏部尚書值房裏。

    王錫爵等一行人坐定寒暄幾句。

    吳中行便迫不及待地插話道:“塚宰大人,今日我們隨掌院大人前來拜訪您,為的就是首輔張大人的守製之事。”

    張瀚瞟了吳中行一眼,心想果不其然,但臉上卻裝作一愣:“這種事情,你們來找老夫作甚?”

    “今日,通政司發往全國各大衙門的邸報,想必塚宰大人已經看到了吧?”吳中行又問。

    “老夫看過了。”張瀚一捋胡須,輕描淡寫地回答。

    “不知塚宰大人有何感想?”

    張瀚沒有作答,而是凝視了吳中行片許,繼而又將目光逐一掃過王錫爵、趙用賢,淡淡地反問了一句:“看來你們都有感想?”

    “的確,我們有想法。”回答的是趙用賢,並且帶著不小的情緒。

    “哦,是嗎?”張瀚不喜歡吳中行和趙用賢兩位翰林院學士,覺得他們說話直愣愣的,還是太年輕太嫩了點兒。

    “首輔大人的父親過世三天了,他居然還沒有寫奏本向皇上申請回家守製,難道塚宰大人……”趙用賢的話尚未說完。

    便被張瀚打斷了:“如果老夫記得不錯,你們兩位都是隆慶五年的進士吧?”

    “是。”

    “是。”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