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曆閑臣

第三百四十八章、理是理 難是難(2/2)

    相反,張三元抗稅打人,證據確鑿。打人沒造成重傷,倒也沒什麽,關鍵是“抗稅”。賦稅曆來是國家大法,誰也不敢馬虎。

    像張老漢家這種情形,不是個例。

    江陵縣,就拿整個荊州府來說,沾上這種晦氣的事兒,也不單單張老漢一家。

    荊州眼下征收賦稅的田畝數,還是正德年間定下來的,這都已經過去了六七十年時間。因為水患雨災,田地少了上萬畝,但朝廷依然根據當年核定的田畝征收賦稅,一升一鬥都少不得。

    這就苦了那些折田損地的農戶。每年都有農戶到縣衙、府衙去訴狀,希望政府能按照實際情況納稅。

    知府、縣令知道他們的要求合情合理。

    然並卵,他們做不了主。

    這,便是現實。

    張文明一下子難住了,既不能得罪稅關,又不能讓他們抓走張三元,一時想不出一個兩全其美的辦法。

    單論理兒,稅關的人占著。

    所以,張文明隻得埋怨地衝張三元說道:“你這個後生,講理就講理,幹嘛要抄扁擔掃人家呢?”

    “他們催稅就催稅,憑什麽要搶奪我的菜?”張三元被揍得鼻青臉腫的,眼睛血紅,也很不服氣。

    圍觀的人自然都幫著張三元,七嘴八舌為他打包不平——

    “三元家冤枉,三畝田要交八畝稅,誰遇到這白天撞鬼的倒黴事兒,都會生氣上火。”

    “就是,窮人的苦逼日子,張太老爺是不曉得,吃都吃不飽,又哪來錢多交稅?”

    “張老太爺,你兒子是首輔,這不合理的稅法,怎麽也不讓他改一改呀?”

    “日他娘的,有理的菩薩總供在衙門裏頭,受苦受累的都是咱老百姓,到頭來還沒人為咱們做主!”

    “……”

    人多口雜,說三道四,指桑罵槐。

    張文明聽著,心裏很不舒服,平常遇見的人,都是禮遇,對他十分客氣,但眼下這幫貧民百姓口無遮攔,罵官府差役竟將自己也稍進去了,肚子裏頓時升起一股無名火,可又無處發作。

    他們說錯了嗎?

    似乎也沒有。

    蔣巡欄官瞧出張文明的尷尬,指著一個幫腔的閑人,斥道:“你丫給我閉嘴,特麽的,你家也欠了稅銀還沒繳清呢。”

    “哎呀,蔣大爺,你認識小的呀?”那人叫作張老七,因為家裏排行第七,爹媽又沒文化,所以取了這個名字,上頭六個哥哥分別叫作張老大、張老二、張老三……

    也不知是故意裝出來氣稅關的差役,還是本身長得就這麽一副屌樣兒,張老七說話帶著一股揶揄、譏誚的味道。

    “我怎麽不認識?”蔣巡欄官陰森森的,臉色一沉,“你也有一個外號,叫作大蟑螂,是不是?”

    “大爺好眼力,我就是大蟑螂。”

    “你家欠了十年的班匠銀,合起來四兩多,你知不知道?”

    “知道,當然知道。”張老七咧嘴一笑,滿不在乎的樣子,“但我就是不給,看你們能把我咋滴?”

    “你說什麽?”蔣巡欄官火氣一冒,戟指怒目。

    “我一個子兒也不會給,這筆稅銀是你們衙門定的黑錢,我給個屁呀!”張老七這隻大蟑螂,比起張三元這隻小跳蚤,態度還有強硬百倍,而且臉上分明寫著“老子不怕你”五個大字。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