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曆閑臣

第三百四十章、緊張 心慌(2/2)

    讓他們放一點血,就如同剜了他們的心頭肉,怎麽也舍不得。

    所以,許從誠逢人便訴苦發牢騷:子粒田是皇上的恩賜,這也得收稅?不知是哪門子王法?照這樣下去,拉泡屎放個屁是不是也得繳稅啊?

    僅僅發發牢騷肯定不夠!

    許從誠還寫了揭帖送進宮裏,請求覲見皇上和兩位太後。無奈等來等去,就是沒等到皇上和兩位太後的召見。

    許從誠不甘心,又聯合一部分公侯,一起具名上疏,希望皇上與太後收回成命。可奏疏卻石沉大海,沒有激起一絲漣漪,反而等到《問刑條例》的修訂和批準,並公告天下。

    《問刑條例》這次修訂的主要內容,是對宗室擁有子粒田而恃強不納稅者,一經查實當即問罪,並對不法權貴的懲治細則等方麵,都進行了明確的規定。

    因為明太祖朱元璋頒定的《大明律》不可更改,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在實行過程中難免會遇見法律與現實嚴重脫節的情況,所以《問刑條例》在弘治十三年(公元1500年)整理出了二百七十九條,作為《大明律》的調整補充,與《大明律》一樣,“永為常法”。

    這下,什麽訴苦,多少不滿、如何恐慌、天天上疏……

    都沒卵子用了。

    以法律形式定下來。

    全給我閉嘴。

    可見皇上和太後對這件事的態度之堅決和強硬。

    其實,大明王朝,除了開國皇帝朱元璋對皇親國戚、勳貴大戶有所抑製之外,此後的皇帝,特別是正統皇帝之後,都沒有對豪強真正有效的限製過,更遑論付諸法律條文。

    張居正和王國光這次改革,向巨室發起挑戰,對免稅、敢於偷稅漏稅的大戶,進行嚴厲的製裁並繩之以法,可謂改變了大明王朝兩百年的老傳統。

    雖然這件事不是張居正一個人的主張,像王國光、水墨恒,哪怕是沈振,都功不可沒。可正如張居正所想,自己是首輔,頂受的壓力自然比別人要強出多少倍。

    所以,當時京城流傳了一幅漫畫。漫畫上麵畫了三個實人和一個虛人——

    中間一實人滿嘴獠牙,吐出的盡是毒蛇,身著一品官服;

    右邊一實人吹胡子瞪眼睛,手持狼牙棒,身著二品官服;

    左邊一人陰陰地笑著,手提一杆大稱,也身著二品官服;

    在三人的上空,又畫了一個隻露出來一隻手的虛人,握著一柄利劍,正在前方耀武揚威地開道。

    明眼人一看就知道:中間那個隱喻首輔張居正,右邊那個隱喻刑部尚書王之誥,左邊那個隱喻戶部尚書王國光,而上麵那個手握利劍的虛人自然是水墨恒,因為他有一把隆慶皇帝賜予的龍淵劍,可先斬後奏。

    甚至更有痛恨者,直接將漫畫上麵的四個人貼上相應的標簽,一個“首輔”、一個“刑部尚書”、一個“戶部尚書”、一個“少保”。幹脆指明,也不用猜不用隱喻了。

    可就在這個節骨眼兒上。

    水墨恒寫信告訴張居正,張文明老太爺接受賄贈,占有三千多畝上等的田地……

    張居正本人對此毫不知情。

    這讓他如何不緊張?如何不心慌?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