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曆閑臣

第二百五十章、王大臣(2/2)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留下一簇又一簇議論紛紛嘈雜不休的官員。

    ……

    東廠如臨大敵。

    數百名頭戴圓帽、身穿直裰、腳蹬白靴的番役,全執刀肅隊,像是隨時要與人格鬥拚命一般。

    這起源於王大臣。

    當然,更起源於東廠提督馮保。

    東廠乃明成祖朱棣在位時設置,一經設立,東廠的敕諭就最為隆重。大凡內府中官奉差關防,上麵寫的都是“某處內官關防”統一格式。唯獨東廠不同,關防大印用的是十四字篆文:欽差總督東廠官校辦事太監關防。

    既點明“欽差”,又加上“太監”,明確表示此機構的權威,得到皇上的聖眷。

    東廠設提督一名,掌帖兩名,領班四十餘名,檔頭一百多名,番役上千名,機構龐大,等級森嚴。

    因為它是皇上直接掌控的偵查刑治機構,所以,剛一成立,便為世人所側目。

    刑部、都察院、大理寺三法司,雖然位列九卿,卻也不能轄製東廠分毫。

    相反,凡三法司會審、北鎮撫司和巡城禦史拷訊,東廠都要派人出席記錄口供,然後將詳細報告交給皇上過目。

    即便是六部等各大衙門,每日也有東廠密探偵查,看哪些官兒進進出出啊,哪些官兒與哪些官兒關係密切啊,哪些官兒上班遲到早退等等……

    甚至包括京城哪處失火,哪處遭遇盜竊,各大集市柴米油鹽的價格,也都有東廠的番役暗中監視並奏聞皇上。

    明成祖朱棣創設這一機構,本意是偵查百官對朝廷有無二心,辦事是否公正,是否有大臣結黨營私,京城世俗民情風向變化如何……

    因此東廠作為皇上的耳目,自然大受皇上的寵信。

    當官的隻要提及東廠,無不談虎色變。

    王大臣就這樣被關進去了。

    而且,關進的是東廠詔獄。詔獄羈押的都是朝廷重犯,其實像王大臣這種貨色根本就不夠格,沒有資格關在詔獄裏。

    隻因審理此案的人是馮保。

    那麽擅闖禁宮這種事兒,到底嚴不嚴重呢?

    肯定嚴重,皇宮可不能亂闖。

    一般情況,對此類案件的處置,交由廠衛(廠:指東廠;衛:指錦衣衛,直接為皇上負責)或五城兵馬司(巡城禦史,也是直接為皇上負責)審理,杖責充軍了事。

    這種案件不是很稀奇。

    因為當時確實有一些閑雜人員,借守衛官兵搜檢不嚴,冒穿內侍巾服混入宮內,朝入暮出。尤其明朝中後期的宮禁,相對較為混亂無序,此類案件屢有發生。

    所以,馮保將王大臣關進東廠詔獄,有小題大做之嫌,無疑將此案升級了幾個檔次。

    ……

    從皇宮出來,馮保第一時間去了東廠。

    東廠大門向西,入門有一塊空地,空地上種植了各色花木,這個季節一片凋零。中間是一條大道,直通值事大廳。

    大廳內中央供著嶽飛像。

    大廳右側是一間祠堂,裏麵供著東廠建製以來所有提督的職名牌位,祠堂前有一座石碑,上麵懸掛著嘉靖皇帝書寫的一塊匾額“萬世流芳”。

    祠堂往北,便是東廠詔獄,禁地之中的禁地。

    這裏不知冤死了多少人。

    馮保大步而進。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點擊添加LINE 微風小說官網賬號
(可催更及找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