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曆閑臣

第一百五十一章、一隻老狐狸 其實也不老(1/2)

    明朝的言官主要分為兩類:一類是以都察院的禦史為代表,一類是六科給事中為代表。

    說到六科,不得不從明太祖朱元璋說起。

    朱元璋立國之初,鑒於宋元兩朝君弱臣強,朝廷權力失控乃至滅亡的教訓,加上丞相胡惟庸謀反一案對他的深深刺激,使得他革除丞相製,把丞相的權力分之於六部。

    但又怕六部的權力過大,威脅到皇權。

    所以,朱元璋又對應六部,設立六科給事中,從而對六部的權力進行牽製和監督。

    六科給事中不隸屬於任何部門,直接對皇帝本人負責。

    這樣一來,給事中不僅掌握了參政議政的諫議權,同時還擁有監察彈劾權。朝廷文武百官無不受其監督。

    雖然官階隻有正六品,但上至三公九卿、部院堂官,下至不入流的吏目、錄事,見著六科給事中,都得行拱手之禮。

    可見,六科給事中的地位之特殊。

    還有一點,也可佐證:明朝政府各大衙門,都設在京城各處,包括地位顯赫的司禮監都在紫禁城的外頭,唯獨內閣和六科的公署設在紫禁城裏麵。

    因此,六科言官集體跪諫彈劾馮保,必將轟動朝野。一件大得不能再大的事。

    高拱對馮保,這次可算下了血本。

    從《陳五事疏》收權,到撥款討好李貴妃,到浙江道禦史奏本彈劾,再到六科言官一道上本集體跪諫……

    步步為營,一招比一招狠。

    隻為扳倒馮保。

    “哼,我倒要看看你怎麽招架這排山倒海的淩厲攻勢!”高拱想著馮保焦頭爛額無計可施的樣就開心,正自得意,一位傳旨太監送來皇上對《陳五事疏》的禦批。

    上麵隻有簡單的三個字:朕知道。

    而公本卻沒傳回來。

    留中不發。

    幾個意思?新皇登基,第一道內閣公本,竟留中不發?

    這可是驅逐馮保的第一步棋啊!

    便遭遇了障礙?

    高拱惱下臉來,愣愣出神,滿腦子都是:皇上想什麽呢?皇上想什麽呢?還沒想出個頭緒,時任刑部尚書的劉自強惶急而來。

    劉自強是嘉靖二十八年進士,也是一位老臣,可為人低調,比起同時代的高儀、葛守禮、朱衡等部院大臣,名氣度遠不及。

    高拱一見劉自強的表情,知道定有急事,而且不像是好事。

    “老妖道不在兵部。”劉自強簡單行禮後,上來就是這麽一句話。

    “什麽?”高拱一驚。

    “我奉首輔之命,剛去兵部提人,結果張居正說老妖道被東廠的人搶走了。”

    “東廠?”高拱一驚勝過一驚,從太師椅上跳了起來,“請旨三法司共審老妖道,折子已經呈上去,結果人被東廠搶走了?”

    “對,就是東廠。”劉自強肯定地回答。

    高拱稍一回慮,問:“張居正說了什麽沒有?”

    “什麽都沒說。”

    “那他對此態度如何?”

    “似乎很隨意淡定,沒什麽過激的反應。”

    高拱渾身一個激靈,陰沉沉地說道:“恐怕這是他故意的吧?”

    劉自強一時還沒想清楚這句話的意思,試探地問道:“要不,我再去東廠要人?”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