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曆閑臣

第九十二章、行事不平常(1/2)

    文華殿與武英殿東西遙對,就在文淵閣的旁邊。

    作為太子視事之所,文華殿也是皇帝常禦之便殿,高拱和張居正得旨,第一時間趕來,可一路上的心情並不怎麽輕鬆。

    尤其是高拱,平時要聽說皇帝召見,我擦,跑得比兔子還快,可這一回,從文淵閣到文華殿就這麽幾步路,走得他頭昏眼花,感覺很漫長。皇上一定是為了水墨恒殺張青鬆的事。

    可這件事,處理起來十分棘手!

    張青鬆糊弄皇上,挑戰貧民百姓的底線。水墨恒將他殺了,得民心,得官心,這個不假,可站在皇上的角度,那是蔑視皇權呀!

    皇上會怎麽想?怎麽做?

    果不其然,朱載垕一到文華殿,陰沉著臉,掃了一眼桌案上的兩道折子,開門見山,恨恨地說道:“朕死了,你們才開心,水墨恒的事,說說該怎麽處理?”

    高拱一時答不上來,也確實沒想好應對的法子,隻得含含糊糊地說道:“依臣之見,水墨恒死罪可免,活罪難逃。”

    “屁話,說了不等於沒說。”

    朱載垕顯然很不滿意這個答複,爆了一句粗,指著兩道折子,申斥道:“你倆口口聲聲地說張青鬆是個妖道,急著給朕上折子,不就是要告訴朕張青鬆死有餘辜,水墨恒是在為民除害嗎?”

    高拱和張居正默不作聲。

    “你們護著水墨恒,朕知道,朕也真心喜歡他呀。可是他蔑視朕的權威,這個怎麽說?若不懲治,日後誰還願意死心塌地地為朕效勞?”朱載垕的想法全在高拱的預料之中。

    問題難就難在這兒。

    若處置重了,必激起民憤;若處置輕了,皇上不高興。

    高拱謹慎地建議:“皇上,處置水墨恒的度不好拿捏,不如請高儀、葛守禮等幾位大臣廷議,商量出一個對策。”

    葛守禮時任左都禦史,也就是都察院的最高長官,因為年紀大地位尊,又與高拱深交,所以高拱特意提到此人。

    “這麽一件小事有必要如此興師動眾?你們不都說張青鬆該殺嗎?”朱載垕看得出高拱是在推諉,“現在人都已經死了,朕隻想在有生之年活得好一點,開心一點。”

    “第一,將老道士立即釋放,繼續為朕煉丹;第二,將水墨恒立即釋放,督查禦花園命案,戴罪立功,你們以為如何?”朱載垕一字一板,雖然看似在征詢兩位閣臣的意見,可態度十分明確強悍,看來心中的溝壑早已分明。

    張居正感覺此事不妥,借水墨恒的手料理張青鬆,可以說是將水墨恒推到風尖浪口,皇上現學現賣,若是如此,水墨恒會再一次被推到風尖浪口,禦花園的命案誰敢輕易插手?

    十之八九牽涉後宮大內,就水墨恒現在的年紀和地位,如何得罪得起?稍有不慎,便會引來殺身之禍。那裏麵的水深得很,可不比一個非官非爵的張青鬆。

    “你們即刻票擬上來。”朱載垕明確旨意後,撂下一句話,再也不肯與兩位閣臣多言,便命起駕回宮。

    其實,也是沒精神。

    看這架勢,不容商量,票擬隻是道程序。

    高拱兩手一攤,懊喪地說道:“老道士也不是什麽好東西,豈能說放就放?出來之後不是一樣要禍禍人,招致民怨?”

    張居正輕輕地問:“難道首輔有更好的主意?”

    ……

    水墨恒繼續掰扯:“子規你說,關在死牢裏的犯人能活過一年半載,是不是就很不正常?這裏有貓一般大的老鼠,潮氣又重,一天隻吃一頓,連個女人都看不到。”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