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女的窮家致富經

第115章

":" 初春鬆了口氣,“若是這樣倒也沒什麽。走吧,咱吃完早飯繼續織網。” 姐妹倆出了北屋,初秋拐到廊下找正在麻竹的宋清泉。 “二叔,你曉得寒水鎮和羅平縣在哪嗎?” 宋清泉抬頭看了她一眼,道:“羅平縣離咱這兒不遠,約三十裏路,寒水鎮要遠一些,大概六十幾裏路吧。” 初秋又問這兩個地方之間距離近不近。 宋清泉搖了搖頭,“一個往南,一個往北,遠著呢。秋兒問這個幹什麽?” “是這樣的……”她搬了把小矮凳坐在二叔對麵,與他細細分析先到這兩個地方的其中一個售賣籠子,因為阿爹和三叔不參與,他們隻能先去一個地方。 宋清泉一聽也覺得可行,這兩個地方確實靠海,蚊蟲也比別的地方多,需要此物的人也會多一些。 兩人又商量了好一會,決定先跑羅平縣,準備這幾天就出門。商量完後宋清泉才想起上回大哥說的話。 “秋兒,要不還是我和你二嬸去吧。大哥大嫂不會讓你出門的。” “放心吧二叔,咱又不去德陽縣,碰不上唐家人的。”初秋站了起來,老氣橫秋地道,“爹娘那邊我會搞定的,二叔這幾天多整些籠子,羅平縣回來再去一趟寒水鎮。” 宋清泉看著侄女自信滿滿的模樣,不知道為何,他突然間像被打了雞血似的,對這次的事兒也信心滿滿起來。 初秋吃完早飯繼續織網,她手速賊慢,一天織不了幾個,比不了兩位姐姐。 大夥在忙碌時,姑姑從堂屋走了出來。大姐二姐忙搬來椅子讓坐。 宋清秀定定的看著初秋,低聲問:“秋兒還記得姑姑嗎?” 初秋笑著:“秋兒當然記得姑姑,一輩子都忘不了。” 說真的,她還真沒什麽印象,原身留在腦中的記憶似乎正在慢慢消褪,對這個姑姑也就一個模糊的影子。 初秋算了一下,她當年被賣到唐家時宋清秀還沒有出嫁,兩人之間應該也熟的。 “一輩子都忘不了?”宋清秀喃喃道,眼神空洞無神,像一個丟了靈魂的軀殼,嘴角扯出一絲苦澀的笑意,“這世上哪有什麽一輩子的事。” 初秋心裏“咯噔”一下,心想完了,說錯話勾起了她的傷心事兒。 這時初葉放下手裏的直針,悄悄挨到宋清秀的身邊,拿起她的手慢慢搓磨著,“俺們會一輩子記住小姑的。” 宋清秀扯起一抹淺淺的笑意。 “姑姑想不想學織網?織好了我和二叔拿去賣。” 女人,當遇到不幸時更不應該整天自怨自艾,必須盡快走出那種困境,讓自己強大起,重新布局新的生活。 當然,這些話對一個在家從父出嫁從夫的古代封建傳統女性簡直就是奇談怪論。 宋清秀終於回了點神,“這就是娘說你們幾些天一直在搗騰的東西?” “嗯。”初夏笑了笑:“這是三妹整出來的捕蠅籠,捕蒼蠅可有效哩,我們都認為能賣錢,隻有爹和三叔不認同。” ","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