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騰飛之路

1930 扶桑(1/2)

    “湯穀上有扶桑,十日所浴,在黑齒北。”

    就在碼頭大船競相啟航的時候,市舶司衙門,蕭寒卻正望著手中那本古樸的《山海經》,眉頭緊蹙。

    山海經,

    這本自先秦就已經流傳下來的古書,其實並不如很多人腦海中以為的,隻是一本上古神話故事罷了。

    它實際上共分為《五藏山經》、《大荒四經》、《海內五經》、《海外四經》4個部分,共18篇。

    其中,山川、地理、民族、物產、藥物、祭祀、巫醫等,無一不包含在內!

    光這些駁雜繁雜的知識,就讓人很難相信,這本書竟是由一人所著!

    記得在上一輩子,蕭寒小的時候,就跟著老院長讀過這本書。

    不過那時候的他,隻單純將其作為一本神話故事書來聽,並隻對其中描寫的蠪侄,窮奇,狻猊等神獸,生出過極大興趣。

    那時候的蕭寒,時常幻想自己有朝一日,也能養上一隻神獸,讓它們帶著自己上天入地,無所不能。

    隻是,等他年紀慢慢長大,也漸漸不再抱有這些不切實際的幻想。

    曾經的山海經也不知丟到了哪裏,如今在這一千多年前的大唐,竟然再次看到這本書,恍惚間,竟有種再次穿越時空的荒謬感。

    “扶桑國,不是指日本麽?怎麽山海經裏,記載其距離中土三萬兩千裏?這個距離,不正好是從中原到美洲的距離?”定定的看著書上所載:文身國(日本古國之一的陸奧國)在倭國(九州、關西的大和國)東北七千餘裏,大漢國(泛指身材高大的漢子,按距離看應該是在西伯利亞附近)在文身國東五千裏。而扶桑,則又大海東兩萬裏的記錄,蕭寒漸漸陷入沉思。

    如果,按照這書上的記載而丈量,那扶桑國很可能是指的極東處的美洲大陸!但如果扶桑真是那裏,那麽在先秦時候,先人們是如何知道那裏的地貌情形?難不成,那時候就有人來往過美洲大陸?要真是這樣,哥倫布不得哭死在路上?

    “扶桑國者,齊永元元年,其國有沙門慧深來至荊州,說雲:‘扶桑在大漢國東二萬餘裏,地在中國之東,其土多扶桑木,故以為名。”

    就在蕭寒陷入沉思之際,門口,突然傳來了張老縣令的聲音。

    “誰?”被這聲音驚醒,蕭寒豁然睜開眼睛,向門外看去!等發現來人是張縣令,這才漸漸緩和了目光:“張老,您什麽時候來的?”

    “剛到,剛到。”張老縣令笑著打了個招呼,隨後從外麵走廊,進到大堂,對著捧書的蕭寒問道:“剛剛聽蕭侯發問,沒忍住出聲打攪了,蕭侯勿怪。”

    “嗬嗬,先生為學生解惑,何怪之有?”蕭寒謙遜的起身,對老縣令拱了拱手道:“不過剛剛先生說的齊永元年,慧深法師又是哪位?”

    “慧深法師?”張老縣令與蕭寒相處久了,也知道他的脾氣,所以並不刻意恭敬,隻笑了笑說道:“他是一百三十年前的一位佛門高僧,喜雲遊天下,曾在荊州講東去見聞,但因為其說過於荒誕無稽,並無人采信!”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