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隱士的前半生

第五百六十四章 升維與躍遷(1/5)

    或者,如胡在信中所,我們理解的世界,隻是我們想象的邊界。即使加上邏輯與數學的工具,也隻能夠提升一個思維層次,但要完全跳出自身所處的膜世界,必須有心的巨大躍遷。

    當然,從經典理論上,佛的成就也就是心的成就。這個心,當然不是指我們平時所的生理心髒、思維心思、心理情感,而是指能夠反映產生各種萬物的某個認識本體。

    用本體這個詞,也是我的借用。因為原來萬師兄過,佛的世界,超越了主體與客體,所以借用本體這個詞,也算不得已而為之。

    胡發來的第二篇文章,完全打斷了我的妄想。以為聰明就可以學佛?以為窮盡自己思維能力,就可以靠近佛?以為簡單的升維努力,就算有點成就?

    不可能。

    按胡的法,沒有跳出膜的躍遷,佛的世界,根本無法看到。關於膜的法,我們原來三人有過討論。比如我們今所能夠感受到的宇宙,隻不過是一層膜內的世界,受我們經驗的限製,無法透過這層膜,看到超越時間與空間的東西。

    跳出這個膜,佛已經成功了。空間尺度的自由,佛的話可以證明:觀大千世界,如在掌中如芥子許。時間尺度的超越,在佛經中最典型的一個詞:一時,就可以想象。

    然而,這些論點,對普通的人來,是很難理解的。我這也是猜測,不是理解。對一個靠直覺思維的人來,邏輯理解就非常困難,這種人,往往跟他無法講道理。我在部隊中有個體會,每個連隊都有這樣的戰友,他無法理解邏輯與道理,但他也算個好人。隻不過,比較笨一點而已。最大的特點,就是固執己見。

    柏拉圖《理想國》中有一個洞穴比喻,一群囚徒被關在黑暗的洞裏,麵對一堵石壁,在他們身後有一個火把,火光照過來,他們麵前的石壁出現影子,囚徒們以為這就是光的真相。

    直到有一個囚徒轉身,看見火把,他順著火光走出洞穴,看到了太陽,才明白影子是火光照射出來的,而火光的範圍遠遠不如陽光,他終於知道了真正的光是陽光。

    這個囚徒再回洞穴,告訴同伴們影子不是光,真正的光在外麵,廣大無邊。囚徒們卻嘲笑他,覺得他瘋了。

    夏蟲不可語冰,的也是這個道理。人們受限於五官感受、遷徙範圍、生活方式、文化習俗,掌握的知識總是遠遠少於已存的事物,就是那些少得可憐的知識,也很難得上是真相。

    大部分人都是困在這個世界之內的囚徒,無法看清世界的真相,少部分人窺見真正的光明,也會被別的囚徒恥笑。

    無知是低維人的永恒困境,無法消除。囚徒最終能不能得到可靠的真相?為什麽很多人會是假相的囚徒?

    因為他們被困在一個很低的維度,而且從不懷疑,缺乏邏輯,總以為自己看到的是真相。

    我們看到的真相,隻是高維真相在低維的投影,是真正的形體的影子而已。

    何為低維真相?

    比如:一隻蝸牛在碗口邊緣上不斷地循環爬行,它以為隻要繼續爬,線路總會有終點。蝸牛的知識是一維知識,它不知道直線可以彎曲成圓圈。一維圓圈必須在二維平麵上才能看見。

    假如一隻七星瓢蟲在球麵上爬行,它爬得很快,但是它永遠也爬不出這個球麵。它的知識是二維知識,它不知道平麵可以彎曲成球麵。二維球麵必須在三維空間裏才能看見。

    它要靠“飛”進三維空間才能“爬”出二維球麵

    即使人類超越蝸牛和爬蟲,知道世界上有球麵和立體,但其實人也無法一次性看見一個完整的二維球麵,而是通過不斷地旋轉立體球,通過側麵的視覺片段疊加、拚接成一個二維球麵。實際上我們根本看不見一個完整的球麵。同樣的,人無法一次性看見任何三維立體。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別猶豫,趕緊下載微風小說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