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隱士的前半生

第五百六十章 優越感之四(1/5)

    “有一種優越感,是高空俯視的感覺,不僅超越人類的妄心,甚至超越萬物,超越自然的一切時間與空間,這就是佛的優越感。”

    我知道,最終他會得到這個結論的。當年,我看到朱清時教授的講話,當我們現代科學家在盡力尋找世界之謎的時候,如同在山坡上爬行。而山頂上,那佛陀早已到過的山頂,因為慈悲,他在那裏等著我們。

    這種立於虛空與大地之間的停留,就是一種悲憫,也是事實上的優越,至於菩薩是否有感,我們不好定義。

    “也許菩薩與佛陀是優越的,畢竟他們是超脫的人,或者,他們是在上的智者,從能力與智慧來,看我們人類,如同我們看螞蟻一般。但是,無私無畏的他們,是否還有優越感呢?”

    萬師兄估計也是剛想到這個結論的,但摳了摳腦袋,歪頭想了想,到:“那話分兩頭,分別論證存在與意識。當然,佛陀本人,這兩者其實是一體的。但我們人類理解不了那種境界,我們按可以理解和討論的方式,試著論證一下,如何?”

    “請講。”

    “首先存在。這個肯定沒有疑問,畢竟佛菩薩與人類相比較,其優越性是明顯的。比如,他們的能力上,有六通,肯定比孫大聖要高多了。即使孫大聖的能力,已經達到了人類想象力的極限,也翻不過如來佛的五指山。”

    他這個比喻把我逗笑了。畢竟拿一個神話故事來作為論據,不僅可笑,而且很不嚴謹。但對於佛菩薩境界的任何論述,從絕對意義上,都是不嚴謹的。不僅因為語言的局限性,更因為,我們完全無法理解那種時空合一的絕對的世界,空間該如何描述,無法描述的東西,根本不可能論證。

    但是,比喻或者打比方,是我們唯一能夠稍微模仿聖境的方法。比如莊子,都是通過打比方,來闡述道家學的。

    “前麵我們所,是佛菩薩的能力。我們都看過大迦葉的傳記,這雞足山好像也與他有關。他是以神通聞名的,其神通的能力,能夠超越時間與空間。尤其是空間的隨意變幻,可以寫得更為精彩。”

    當然,經典中所,當釋迦族有外敵入侵的戰爭威脅時,大迦葉因為那是佛陀家鄉的原因,悲憫佛陀的親人,所以,用自己的缽子,將所有釋迦族人收攏來,蓋往,以保護他們不受侵犯。結果,因果是自然法則,任何法力也逃不掉。最後敵人走後,當大迦葉打開缽子,發現,整個釋迦族,已經變為一灘膿血,全部死亡了。

    這個故事,雖然是因果的,但也透露出另外的消息。數以萬計的釋迦族人,得占有多大的空間。而大迦葉,僅用自己吃飯的缽子那麽的空間,是如何裝下來的?這隻能明,這種菩薩的神通,已經能夠超越空間的大了。

    這是一個把空間變大的故事,還有一個把空間變的故事。當年白教祖師彌勒日巴尊者,有一個弟子叫惹瓊巴的,剛從印度求學歸來,給師父炫耀自己在印度學了多少法,得了多少道。為教育他這種貢高我慢的心態,彌勒日巴尊者指著前麵路上的一隻牛角問到:“你可以鑽進去嗎?”

    惹瓊巴當然不能。但彌勒日巴尊者,當即就鑽了進去,到達了牛角最尖最細的地方,然後又出來。這種表演現場教育了弟子,從此虛心向他學法。惹瓊巴最後,也成為一名影響巨大的白教聖者。

    這就是把空間變的記述。當然,這個故事,或許是我們傳統文化中,“鑽牛角尖”的來源,我沒考證過。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別猶豫,趕緊下載微風小說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