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隱士的前半生

第五百一十八章 小戴的孤獨(1/5)

    “你們笑什麽?”胡顯然不理解,我們這兩個老男人的奸笑,在他眼中,我們應該是正派的。

    哪個男人,在涉及女人的事,真正正派得起來呢?大部分男人之所以顯示出正派的樣子,要麽是實力不允許,要麽是誘惑不夠大。

    我們經常看到這樣的故事,一個男人,娶了貌美如仙的女子,還在外麵沾花惹草,覺得這男人有病。其實,這個病留存於雄性的基因。將自己的基因更廣泛地傳播,留下更多的後代,正是動物界的基本法則啊。

    還有一個資料,中國百分之八十的人,大多屬於過去曆史上十六個帝王的後代。動物界雄性的勝利,就是配偶的數量及子孫的多寡。當人類進入社會層麵後,社會的規則,才形成了道德等觀念。本我與超我的妥協,才是複雜的自我。

    當然,我們倆並不是對異性有非分之想,我們倆總體來,至少在今,算是正派的人。但那殘存的,對男女之事的好奇與調侃,已經形成情緒上的習慣了。

    從道德的層麵,也不能被責備。因為,我們內心中,是真心希望胡,這樣一個優秀的青年,有一段自己真正的男女之情。哪怕他最後的人生是當一個出家人,他也有權利,曾經擁有一段真情,與男歡女愛有關的真情。

    沒有激情過的心靈不配奢談高尚,沒有歡娛過的身體不配討論寧靜。

    當然,我們讀過許多大德的故事,他們從以來,從沒有過激情與波瀾,他們宿世的慧根讓他們保持在青春期,都沒有破戒,甚至他們從就生長在寺廟純淨的環境,受到高尚的宗教熏陶。

    這種人是極少數的,乘願再來的菩薩。我們大多數人,根本無法理解他們的世界,也學不來他們的作為。佛教既然要度大眾,就得按大眾的狀況來,大眾們出家的主要原因,是激情與現實逼迫後的產物,或者是思想上突然冒出的靈感。

    思想上靈感冒出也有個前提,就是他在生活中經曆了大量的思考與走神,如同我與萬師兄一樣。他是思考,我愛走神。

    隨後,我們喝茶時,胡主動談起了戴的事情。有些事情,隻要激發你的興奮點,你就停不下來,這就是胡現在的狀態。

    “一路上,主要是她,我聽。我想,當好一個聽眾,是疏解心理壓抑的最好方式。”

    胡解釋到:“我倒沒有喜歡聽人隱私的習慣,但是,她一旦跟我話,就有點停不下來。”

    萬師兄當然不放過這種機會:“夥子,以我的經驗,她對你至少是信任的,或者有好感,你的機會來了。”

    我再回把火:“萬師兄別瞎,胡還不一定喜歡她呢。我們胡生英才,眼光高得很。”

    “不不不,師兄們,別誤會。即使我不是正規的心理醫生,但我也有責任聽她的故事。畢竟這也算做好事,對不對?”

    “是,你做好事,都做到別人心裏去了。”萬師兄越越厲害了。

    “不是不是”胡越著急辯白,越明,他對這姑娘,有好印象。“我隻是覺得,她一個人出來,心情這麽差,聽聽,也沒什麽,對不對?”

    “你得對胡,萬師兄不要起哄。我們胡是正經人,不會欺騙純情少女的。”我這話又像是玩笑,又像是正經,反正胡此時的表情,比較複雜。

    “本來她就不太正常,對不對?”胡好像在解釋他的動機。“你們看,人家參加這個活動的,要麽是拖家帶口,要麽是結伴而行。更主要的,是有許多居士,本身就信佛。即使是旅遊的,要麽跟團要麽有伴。一個姑娘孤身一人到這裏來,身體又不好,精神狀態又差,如果我們不關心,容易出事,對不對?”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