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隱士的前半生

第五百一十章 笑話對艱難(1/5)

    他倆望著我,大概是不明白要準備什麽。我解釋到:“其實就是體力恢複準備。我去過雞足山,如果走路去,三時間內,至少有一半的時間是純粹爬山,我們這裏喝茶談,已經懶慣了,如果不恢複體力,怕是幫不上忙,有可能給明成師添亂,對不對?”

    他們沒去過雞足山,聽我一,明白,就是要鍛煉爬山需要的體力。

    “來得及嗎?”莊老師問到。

    我解釋了一下體力恢複訓練的規律。一般來,人們初次進行大運動量訓練後,會出現肌肉酸脹等反應,但這種反應正是訓練有效的標誌。堅持下去,保持運動量。過了48時後,這種反應就會消失,從此,隻要保持運動量,不過分增加強度,人就會適應這種運動。

    “那不是相當於體能訓練?”胡問到。

    “對,你至少會得到身體能力的提升。萬老師給我們安排這種活動很好,欣賞風景增長知識,至少,我們還可以讓身體的能力,得到一次質的提高,對不對?”

    胡很興奮:“對了,我也需要提高了,過去別人總我體質弱,莊老師,路上,我就跟你混了。”

    “我們都是跟萬老師混的。”我的意思,這個活動的協調,也是他的功勞。

    “別別別,我隻是起了個谘詢作用。莊老師有經驗,我們都跟你混。”

    大家興奮地收拾東西,然後睡覺,我們約定,明早上七點鍾出發,我們直接走到廟子。按路程,我們距離廟子有兩條路,我們選擇了那條路,其實也就是鄉村公路,放棄了柏油馬路,畢竟車多,不親近自然。距離,大概二十幾公裏,不歇氣,半就可以到達,如果邊走邊玩,一足夠了。

    第二早上,大約六點鍾,我們都起來了,洗漱完畢。萬老師問到:“先到街上吃點東西?”

    “不不不,我們不要破壞規矩,鍛煉就要有鍛煉的樣子。況且,我們出門跟街的方向有點反,不走回頭路,對不對?”胡有破釜沉舟的興奮,當然,不走回頭路,也有點迷信的影子了。他的感情問題一旦放鬆,就把自我表達出來了。

    大理的冬,早晨七點,太陽還在蒼山之後,洱海的水聲漸遠,我們踏上了那條鄉村公路。上坡下坎中,青草與樹木的味道,隱隱約約。

    鄉村公路,其實就是當地農民的路。在這樣的清早,幾乎沒有車子在路上跑,腳下是灰土,路基是碎石黃土路麵,應該是紅土,這裏,是紅色的雲貴高原。

    我背著那個大包,行李比他倆人加起來還要多。因為,這個包,其實就是我的家。而萬老師,沒把家帶來。胡,根本就沒有家。我謝絕了他倆的好意,堅持自己背著,因為,我的力氣比他們大,我也背著自己的感情。

    走路怕走不平路,那灰土碎石的路麵和一定坡度的上下,隻需要半個時,萬老師,就提出,要歇一下。

    怎麽歇呢?路邊搬塊石頭坐一下?要不是潮濕,要不是有苔蘚。城裏人就是講究,這事得我來處理一下。我先搬來幾塊石頭在路邊,抓一把路麵上的沙土,把石頭表麵擦幹,然後,又在路邊扯了幾把幹草,把沙土掃淨。對他們:“可以坐了。”

    他們遲疑地用手摸了摸,然後放心地坐下。萬老師到:“莊老師,你這當兵的,學了不少生存技能,有野外生存課吧?”

    我大笑:“我是農村人,就是在野外長大的,需要什麽生存課?”

    大家都笑了起來,感覺好多了。當我們意識到,這麽長的路,現在才走了八分之一不到,就要歇腳,恐怕後麵的路程,更為艱難。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