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隱士的前半生

第五百零四章 生命智慧五(1/5)

    當你不知道路在何方的時候,你隻需要對出發點進行一個明顯的標記,以達到不忘初心的目的。然後,以此為圓心,四處走走。這是二維世界,給我們的啟示。走不通了,再回來。重新換一個方向,試一試。

    在空間的維度,你會看到高低不平的三維世界。比如身邊有一個高地,隻要記得回來的出發點,也不妨向高地攀爬一會,如果站在高處瞭望,或許能夠看得更遠,對自己的判斷,更有幫助。

    這種貌似淺嚐輒止的實踐探索,恰恰是我們必須要經曆的階段。

    經過這麽久的思考探索與討論,我們都知道自己的初心。我們隻是普通人,想了知如何擺脫生老病死方法的,追求這方麵真理的普通人。我們也把這種追求真理的道路,稱之為智慧。

    而探索的辦法,就是修習佛法。現在,我們所做的,隻是打坐,這是我們的基礎。打坐,如同我們在做準備活動,並且試著向前邁步。而麵前所處的高地,我們準備努力地爬,看是否能夠看到未來的方向。如果看見了,那也許就叫開悟。

    明,我們就要回到寺廟了。早上的時候,胡一個人出去,拜訪了這間屋子的主人,給了租金,也給了別人一些過年的禮物,算作是有情有義。因為,他要退租了。當然,他帶來的所有家具與電器,算是送人家了。他自己是自己的家,他的家,沒有別人。

    有時候,看著他的背景,我有些淒楚,這樣一個單薄聰慧的年輕人,獨自漂泊在外,幾乎沒有掛念他的人。他上輩子,究竟有什麽錯呢?我是不是迷信了?

    我想起了敦煌的老劉,這個因為守護自己母親的靈魂,守護自己的青少年,為妹妹守護娘家,孤獨在沙漠邊緣,守候那漫長的夕陽。

    人們守護著自己的情感,守護著自己的想象。而胡,是最沒有守護理由的人,他是真的孤獨。萬老師,生活學佛兩不誤,屬於文體兩開花,全麵發展一個圓滿的人生。我呢,有家可回,也有路可退。我隻是在賭一口氣,想要給妍子一個禮物,或者給自己一個交代。

    我們三人,集合在這裏,如果不想虛度光陰,那就得搞點自虐似的勞動,免得內心空虛,不好對自己的生命交代。

    許多人鍛煉自己,如同我們在部隊時,練肌肉那樣發狠。那隻是給自己找事幹,並不確定,這麽幹有沒有真實意義。為了安慰自己光陰並未虛度,自己給自己賦予意義。

    班長,有肌肉,姑娘們喜歡。我們就信以為真,認真地練習肌肉來了。其實,稍有理智的我,在當時,也不敢肯定,班長所,是否是對的。畢竟,我看街上漂亮姑娘的男友,肌肉並不發達。

    但當時,我們寧願選擇相信。畢竟,沒有姑娘的軍隊裏,我們隻能一廂情願,做著對今後想象中的愛情,有益的東西。當然,事後證明,這種當年自我安慰似的自虐訓練,對愛情的意義並不是決定性的。班長因為工作及經濟的原因,差點被夫人拋棄。

    今,我們也是抱著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的態度,來打坐念佛的。畢竟我們知道,可以尋找真理的途徑,並不多。我們能夠學的,隻有這一門。

    上午打坐大概有兩個時,下午時間就長了,起碼有三個時。結束後,我們三個人身心都感受到,巨大壓力釋放後的輕鬆。

    並且,胡還提出,他在打坐的時候,仿佛走了神,來到某種異度空間似的。“我可以肯定,那不是夢境,我畢竟有這方麵專業知道。但那也不是實境,那是一種不由自主的力量驅動,當然也不是感情。”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